那道冰冷而带着一丝戏谑的声音,仿佛还在会议室的空气中回响,但苏凛的注意力早已被眼前的一切所占据。
“燎原”计划发布后的第三天清晨,棱镜工坊的地下核心会议室,死寂得能听见中央空调系统微弱的电流声。
巨大的屏幕上,那条代表着“光年叙事”股价的绿色曲线,像一道狰狞的伤疤,直直地刺入每个人的眼底。
过去七十二小时,从巅峰到谷底,市值蒸发百分之三十七。
恐慌,正在资本市场疯狂蔓延。
合作方的解约函雪片般飞来,堆满了法务部负责人的邮箱。
而那封来自银行的授信冻结通知,则像一柄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斩断公司的现金流命脉。
周启明,这位跟随苏凛多年的心腹干将,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指着屏幕上一条复杂的资金流向图,声音沙哑而沉稳:“凛哥,查清楚了。他们动用了三级杠杆做空,手法狠辣,招招致命。主控方是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寒鸦基金’,非常神秘。但是,我们追踪资金链路时,发现了几个与星曜集团旧部高度关联的离岸账户。”
会议室内一片哗然,几名年轻的核心成员星曜,那个曾经的商业帝国,即使已经分崩离析,余威犹在。
那是苏凛亲手埋葬的巨兽,难道它的亡魂,要从地狱里爬出来复仇了吗?
苏凛却异常平静。
他的指尖在冰凉的金属桌面上极有规律地轻敲着,发出“叩、叩、叩”的声响,仿佛不是在聆听一场关乎生死的汇报,而是在欣赏一首节奏精准的乐曲。
良久,他抬起眼,漆黑的眸子里没有丝毫波澜,只有洞穿一切的锐利。
“不是星曜,”他一字一顿,声音不大,却瞬间压过了所有的窃窃私语,“是有人,借了它的壳。”
他转向周启明,语气不容置喙:“去查一个人,陆九溟。”
这个名字一出,周启明瞳孔骤然一缩。
陆九溟,星曜集团创始人陆承安最神秘的私生子,一个在陆家内斗中被放逐海外的幽灵。
所有人都以为他早已泯然众人,却没想到,他竟化身为“寒鸦”,在暗中布下了如此天罗地网。
几乎在苏凛下达指令的同一时间,一场针对他的舆论风暴,已经席卷了整个财经圈。
一篇署名为“池砚”的重磅文章——《泡沫艺术家:苏凛神话背后的庞氏结构》,如同一颗深水炸弹,在各大财经媒体和社交平台同步引爆。
文章以一种近乎上帝视角的姿态,用海量精准得令人心惊的数据,层层剖析“光年叙事”的营收模型和“燎原”计划的底层架构。
字里行间,无不指向一个结论:苏凛,不过是一个吹起巨大泡沫的投机者,他的商业帝国,建立在沙滩之上。
然而,这篇文章的发布,却并未如幕后黑手所愿,引发一边倒的声讨。
苏凛麾下最擅长舆论战的杜骁,在文章出现的第一时间就嗅到了不对劲。
他迅速组织团队,将文章中所有看似致命的质疑点,全部拆解开来。
他们惊愕地发现,每一个数据、每一个论证,都像被精心设计过一般,看似刀刀见血,实则都留下了一个可以被轻易推翻的逻辑缺口。
这根本不是一篇批判文,这是一个“可证伪陷阱”!
对方的目的,是要引诱苏凛的团队下场辩论,在反复的拉扯中耗尽他们的精力,并让市场彻底失去信心。
“想玩舆论战?”杜骁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如风。
他没有去逐条反驳,而是直接在全网最大的社交平台发起了一个极具煽动性的话题——#谁在害怕苏凛#。
紧接着,他放出猛料,引导无数被调动起情绪的网友,深挖这篇雄文的背后推手。
很快,在技术大神们的接力下,真相浮出水面:这篇文章的所有推送渠道,全部指向一个由“清源会”资助的庞大媒体矩阵。
“清源会”,一个由传统资本豪强组成的神秘联盟,向来看不惯苏凛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搅局者”。
舆论风向瞬间逆转。
“笑死,我还以为是什么业内大佬的深度分析,搞了半天又是那群老钱在背后搞鬼。”
“文章写得挺牛,署名‘池砚’,结果背后是一群连名字都不敢露的‘清源会’?真是又当又立。”
“我算是看明白了,这哪是商业分析,这分明是急了,是赤裸裸的围剿!#谁在害怕苏凛#?答案不是已经很明显了吗!”
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暗杀,在杜骁的巧妙引导下,反而变成了一场对苏凛个人魅力的全民拥护。
民众的逆反心理被彻底激发,苏凛的形象非但没有受损,反而更添了几分孤胆英雄的悲壮色彩。
下午四点,港岛。
一间毫不起眼的茶餐厅包厢内,苏凛通过“老秦”——一位游走于灰色地带、人脉通天的中间人,联系上了港岛最隐秘的地下钱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后,疯批大佬跪求我复合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后,疯批大佬跪求我复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