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车并没有开往青云镇派出所,而是直接驶入了清源县公安局大院。
这个细节,让李双林的心再次往下沉。王猛的能量,看来比他想象的还要大,竟然能直接调动县局的力量来抓捕他。或者说,今晚的事情,已经惊动了县局更高层?
他被单独关进了一间标准的讯问室。冰冷的铁椅,刺眼的台灯,单调的墙壁,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封闭的氛围。手铐没有被解开,脚踝的扭伤一阵阵抽痛,但他只是微微蹙眉,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应对即将到来的审讯上。
他需要时间,需要拖延。为周凯处理数据、为陈静收到短信并做出反应,争取足够的时间。
讯问并没有立刻开始。他在空无一人的房间里等了将近一个小时,这漫长的一个小时里,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他反复复盘着今晚的一切,从潜入到被发现,再到逃亡被捕,寻找着任何可能的破绽和可以利用的点。
终于,门开了。进来的却不是预想中王猛的亲信,也不是县局刑侦支队的人,而是两位穿着纪委标准制式西装、表情严肃的陌生干部。
“李双林同志,我们是清源县纪委第三纪检监察室的。”为首的一位中年干部亮出证件,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根据相关线索,现依法依规对你进行谈话核实,希望你端正态度,如实说明情况。”
纪委?! 李双林心中一震。不是公安局直接审讯,而是纪委先行介入?这其中的意味,耐人寻味。是正常的程序,还是某种……保护性的隔离?
他迅速冷静下来,点了点头:“我会配合组织调查。”
“很好。”中年干部坐下,打开记录本,“首先,请你详细说明一下,今天晚上8点至10点这段时间,你的具体行踪。”
果然是从这里开始。李双林早已打好了腹稿。他不能说出庄园的事情,那会立刻暴露赵国庆和周凯,也会让拿到手的数据和笔记本陷入不可预测的风险。他必须提供一个合理的、能够部分解释他为何出现在老公路、并且如此狼狈的说辞。
“今天晚上,”李双林缓缓开口,声音因为缺水和疲惫而有些沙哑,“我因为被停职的事情,心情烦闷,一个人骑自行车到镇北的丘陵地带散心,思考一些问题。”
“散心?思考问题?”纪委干部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显然对这个说法持保留态度。
“是的。”李双林面不改色,“关于张万和副镇长的死,关于我被举报挪用公款的事情,我觉得有很多疑点。我想一个人静一静,理清头绪。”
“然后呢?你的自行车呢?为什么会出现在老公路3公里段,并且身上有多处擦伤和扭伤?”干部的问题步步紧逼。
“我在山上不小心滑倒了,从一个陡坡滚了下去,自行车也摔坏了。”李双林继续编造,这是他早就想好的借口,“手机也没信号,我只好一瘸一拐地沿着老公路往回走,想找地方求救。走到3公里标记碑那里,实在走不动了,就在树林里休息,然后……就被警察包围了。”
这个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虽然漏洞不少(比如自行车残骸在哪里?摔伤的痕迹是否符合?),但至少在表面上形成了一个逻辑闭环。关键在于,纪委暂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潜入了“逍遥庄”。王猛那边,恐怕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提供庄园内部的监控(如果拍到的话)来指证他,那无异于自曝其丑。
两位纪委干部对视了一眼,显然并不完全相信他的说辞,但没有立刻戳破。
“那么,关于王猛同志举报你挪用五万元专项工程款一事,请你再次说明一下情况。”干部转换了话题,回到了最初的案由上。
李双林心中稍定,知道第一关暂时过去了。他打起精神,将之前对陈静说过的那套解释,再次清晰、有条理地陈述了一遍。
他注意到,当他提及“张万和死后遗留问题”时,两位干部记录的速度明显加快了一些。
讯问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问题兜兜转转,时而温和,时而尖锐,但始终围绕着挪用公款和他今晚的行踪。李双林滴水不漏,坚守着自己“散心摔伤”的说法,对于款项问题则据理力争,强调其紧急性和合理性。
他能够感觉到,这两位纪委干部更像是在执行一项程序性的任务,并没有带着强烈的、要将他置之死地的预设立场。这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
讯问结束时,已是凌晨。一位干部合上记录本,面无表情地说:“李双林同志,你的情况我们初步了解了。鉴于你目前的身体状况和事情尚未完全查清,经领导批准,决定对你采取‘指定地点谈话’ 措施。请你在这里好好休息,同时认真反思,想起任何新的情况,随时可以向我们反映。”
“指定地点谈话”,俗称“双规”的前奏或一种变体。这意味着他暂时失去了人身自由,但同时也被置于一个相对“安全”和“隔离”的环境,避免了被王猛势力直接插手公安局审讯的风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日惊雷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日惊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