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县城内,喧嚣鼎沸,人声、车声、欢笑声交织成一曲胜利的交响乐。
战士们如同辛勤的蚂蚁,穿梭在县城的大街小巷、仓库院落。他们推开一扇扇被炮火震得歪斜的门板,撬开一个个库房,每一次发现都引来一阵抑制不住的欢呼。
“老天爷!快来看!这满屋子都是三八大盖!崭新的,油纸都没拆!”一名年轻战士扒着一个大仓库的门缝,眼睛瞪得溜圆,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
附近的战士们呼啦一下围拢过来,合力推开沉重的仓库大门。映入眼帘的景象让所有人呼吸都为之一窒。一排排墨绿色的枪架整齐排列,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放着簇新的三八式步枪,枪身上的烤蓝在透过窗棂的光线下泛着幽冷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枪油和木料混合的特殊气味。
“不止呢!那边!看到没?歪把子!好多歪把子!”另一个战士指着仓库深处,那里堆叠着一个个长条木箱,撬开的箱子里,九六式轻机枪的枪管和脚架清晰可见。
“还有手榴弹,整箱整箱的香瓜手雷!” “这边是子弹!老天,这得多少万发啊!” “粮食!白面!大米!还有罐头!堆得跟山一样!”
欢呼声和惊叹声此起彼伏。战士们抚摸着冰冷的枪械,掂量着沉甸甸的子弹箱,脸上洋溢着无法言喻的喜悦和满足。他们中的许多人,曾经拿着老套筒、汉阳造,甚至是大刀长矛,面对着装备精良的鬼子,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如今,看到如此丰厚的缴获,怎能不激动万分?
“快!都别愣着!赶紧往车上搬!”各级指挥员大声吆喝着,脸上同样带着兴奋的红光,“团长说了,能搬走的全搬走,一颗子弹都不给小鬼子留!”
战士们立刻行动起来。身强力壮的扛起整箱的弹药或粮食,步伐沉稳地走向停在街边的卡车。两人一组,抬起沉重的机枪或迫击炮筒子,小心翼翼地装车。更有细心的战士,开始收集散落在战场上的日军水壶、饭盒、皮带、军靴等物品。
“嘿,二嘎子,你小子还扒那死鬼子的皮鞋干啥?咱现在不缺鞋穿了!”一个老兵看着身边的小战士费力地从一具鬼子尸体上脱下一双半新的皮鞋,笑着打趣。
那小战士抬起头,一脸认真:“班长,咱团里条件好了是不假,可这皮鞋底子厚实,耐磨,拿回去修鞋匠老王头那儿改改,能给咱做两双好布鞋底呢!再说了,这呢子大衣,拆洗拆洗,絮上新棉花,冬天站哨穿着多暖和!咱团长不常说,勤俭持家,艰苦创业嘛!”
老兵闻言,收起笑容,拍了拍小战士的肩膀:“说得对!是咱老八路的传统!好东西一点不能浪费。来,我帮你!”
这样的场景在城内城外随处可见。即便新二团在宋兴华的带领下,通过系统和战斗缴获,装备和补给早已今非昔比,但战士们骨子里那种珍惜物资、艰苦朴素的作风丝毫没有改变。他们仔细地打扫着战场,不仅收集武器弹药,连敌人的军装、毛毯、口粮甚至钢笔、香烟等个人物品都不放过,真正做到了一丝不漏。
城外,负责打扫援军战场的一连、三连、四连同样忙碌。
祁县援军覆灭之处,一连长陈大海指挥着战士们快速清理着残敌痕迹。战士们动作麻利地将缴获的步枪、机枪堆叠起来,从损毁的汽车上卸下还能使用的零件和物资。
“都动作快点!检查仔细喽!别落下啥!”陈大海嗓门洪亮,一边指挥,一边亲自弯腰从一具鬼子军官尸体旁捡起一把指挥刀和一支王八盒子手枪。
战士们两人一组,熟练地扒拉着尸体。 “这鬼子兜里还有糖呢!” “嘿,这伪军怀里揣着好几块大洋,准是搜刮老百姓的!” “这挺九二式重机枪只是架子坏了,枪身还好着呢,快抬走!”
虽然面对的是冰冷的尸体和血腥的战场,但战士们脸上更多的是完成任务的责任感和获得补充的欣慰。他们清楚,这些缴获的物资,将成为他们继续打击敌人的资本。
太谷和武乡援军覆灭之处的情景也大致相同。三连长林桓和守备一连连长李大同同样督促着部下高效地完成清扫工作。后勤保障连派来的司机们已经发动了那些缴获的卡车和能用的骡马大车,等待着将堆积如山的战利品装载运走。
与此同时,副团长赵勇带着警卫连的几个战士,直奔县城里原鬼子的中队部和伪军营部,以及几家明显被鬼子霸占的大宅院。
“都给我仔细搜!鬼子汉奸祸害咱中国人,搜刮的民脂民膏肯定不少!挖地三尺也要给我找出来!”赵勇脸色严肃地命令道。他深知,这些钱财对于部队的经费,对于日后可能救济百姓,都有着重要作用。
战士们砸开锁死的柜子,撬开铺设的地砖,甚至检查墙壁是否有夹层。经验丰富的赵勇则仔细审视着房间的布局,敲打着墙面和地面,寻找可能存在的暗格或密室。
“副团长!快来看!”一名战士在一个伪军军官住处的炕洞里,摸出了一个沉甸甸的小铁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亮剑:横扫晋察冀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亮剑:横扫晋察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