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晋东南高原,寒风如刀,刮过辽县通往榆社的崎岖土路。十二辆蒙着厚重帆布的卡车排成一列,引擎低沉地喘息着,在浓墨般的夜色里艰难跋涉,车灯被严格遮蔽,只留下几道微弱的光晕勉强勾勒出前方坑洼的路面轮廓。车斗里挤满了沉默的战士,厚重的棉衣包裹着他们,只露出帽檐下一双双警惕而锐利的眼睛。铁器的冰冷透过薄薄的棉层渗入肌肤,与刺骨的夜风一同提醒着他们此行的目的。
宋兴华坐在头车的副驾驶位上,身体随着颠簸的路面微微晃动。他闭着眼,意念微动,系统提供的“全景地图”功能瞬间激活。无形的波纹以他为中心扩散开来,半径三十公里内的山川、道路、村落,乃至前方那座如同毒牙般钉在必经之路上的目标——南桥堡炮楼,都纤毫毕现地投射在他意识的“屏幕”上。代表敌意的红色光点,在炮楼主体和旁边简陋的土木结构兵营里密集分布着,大约五十到七十个,如同黑暗中嗜血的虫豸。
“停车。”宋兴华睁开眼,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旁边驾驶员的耳中,“通知后面,南桥堡据点,四公里外,全体下车隐蔽。”
命令像石头投入死水,激起一圈涟漪,又迅速归于沉寂。卡车一辆接一辆悄无声息地停在路旁干枯的灌木丛后。帆布帘子被迅速掀开,人影如同训练有素的狸猫,敏捷而有序地跃下车厢,融入更深的夜色。寒风卷起干燥的尘土,扑打在战士们紧绷的脸上。
“炮一排,卸炮!动作快!”炮一排排长周大龙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像鞭子一样抽打着忙碌的战士们。
四门沉重的75mm九四式山炮炮身和炮架被小心翼翼地从卡车上抬下,金属部件在冰冷的空气中发出沉闷的撞击声。黑暗中,人影绰绰,口令急促而低哑。宋兴华走到炮位旁,目光扫过正在紧张组装的炮兵们。火光映照下,几张年轻面孔上的汗珠格外显眼,尽管气温已是零下。
一个新兵,大约十八九岁,正试图将炮闩装进炮尾滑槽。他的手抖得厉害,像得了疟疾,试了几次都对不准。冰冷的金属仿佛有千斤重,每一次滑脱都让他的脸色更白一分,呼吸也变得粗重急促。
“稳住!慌什么?”旁边一个满脸络腮胡的老兵低声呵斥,声音沙哑却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他蒲扇般的大手一把攥住新兵的手腕,那力量极大,几乎捏得新兵骨头生疼,却也奇异地止住了那筛糠似的颤抖。“当它是你婆娘纺线的梭子,对准了,轻轻一推就成!越慌越弄不上!”老兵一边说,一边用另一只手稳稳托住炮闩底部,引导着方向。新兵咬紧牙关,在老兵的钳制下,终于“咔哒”一声,将炮闩推入到位。他长长呼出一口白气,背上的棉衣似乎已被冷汗浸透。
“连长,”周大龙走到宋兴华身边,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新兵蛋子还是欠火候,手脚发僵,组装比预定慢了快十分钟。这速度……”
宋兴华微微颔首,目光依旧停留在那些年轻而紧张的身影上。老兵的安抚有效,但那种源自对未知战场和手中钢铁杀器的本能恐惧,并非几句呵斥就能根除。他默默记下这一幕。敌工组的工作对象,看来不能仅限于俘虏了。战士们的心理建设,尤其是这些初次直面炮火的新兵,必须尽快提上日程。炮火能摧毁堡垒,心防的稳固却需要更细致的功夫。
“无妨,对付这种小据点,够了。”宋兴华的声音很平静,“一排准备!”
一排长陈大海立刻挺直腰板:“一排,登车!”五辆卡车的引擎重新低沉地轰鸣起来,满载着三十多名精悍的步兵,碾过冻土,朝着四公里外那个死亡目标疾驰而去,尾灯的红点迅速消失在浓重的黑暗里。
送走一排,宋兴华大步走向已经组装完毕、昂起炮管的四门山炮。寒夜中,粗壮的炮管泛着幽冷的金属光泽,如同蓄势待发的巨兽獠牙。
“目标:南桥堡炮楼!标尺XXXX,方向XX-XX!”宋兴华的声音在冰冷的空气中异常清晰。四个炮组的炮手们闻令立刻动作,摇动高低机和方向机的手轮,粗重的螺纹发出“嘎吱嘎吱”的摩擦声。炮口缓缓移动,指向黑暗深处那个肉眼尚不可见的轮廓。
宋兴华走上前,如同最精密的仪器般,逐一检查每一门炮的瞄准镜。他的手指修长稳定,轻轻拂过冰冷的镜筒和刻度盘,动作流畅而精准,没有丝毫多余。当他俯身贴近第一门炮的瞄准镜时,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密位偏右一丝半,高低角低了两分。”他的声音不高,却让负责这门炮的炮组心头一凛。那炮手是个入伍半年的“老兵”,此刻脸腾地红了,额角见汗,连忙俯身再次摇动手轮,动作带着明显的慌乱。宋兴华没再说话,直接伸手,指尖轻轻搭在微调旋钮上。他的动作细微得几乎难以察觉,仿佛不是在调整一门杀人的重炮,而是在拨弄一件价值连城的精密钟表。旋钮在他的指尖下发出几乎微不可闻的“咔哒”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亮剑:横扫晋察冀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亮剑:横扫晋察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