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乡的临时驻地,灯火通明了一夜。宋兴华与县大队大队长赵勇相对而坐,面前摊开的不是地图,而是一份份详细的武器弹药清单。
“赵大队长,三次战斗下来,咱们的缴获可真是盆满钵满啊。”宋兴华的手指划过清单,“步枪三百多支,三八大盖就占了一百多支,剩下的中正式、汉阳造也能装备不少人;掷弹筒11支,炸坏了2支,剩下9支还能用;歪把子7挺,坏了一挺当零件;九二式重机枪两挺,还有一门宝贵的九七式81mm迫击炮!伪军俘虏六十多人,这些都是潜在的人力资源。”
赵勇看着清单,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但眼神深处也有一丝忧虑:“宋连长,家伙是好家伙,可咱们县大队现在人多了,枪也杂了,怎么用才能发挥最大威力?以前就是一股脑冲上去,靠人多和不怕死,损失太大了……”
“这正是我想跟你谈的。”宋兴华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县大队现在有217人,规模不小了,是时候进行正规化整编,对标甚至超越鬼子的一个步兵中队!”
“对标鬼子中队?”赵勇瞪大了眼睛,有些难以置信。鬼子中队的战斗力他是领教过的,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以往县大队见到都得绕着走。
“对!”宋兴华斩钉截铁,随即侃侃而谈,如数家珍:“一个标准的日军步兵中队,下辖三个步兵小队和一个机枪小队,约180-200人。装备9挺轻机枪(每小队3挺),9具掷弹筒(每小队3具),2-4挺重机枪(机枪小队),有时还加强1-2门步兵炮或迫击炮。”
他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简单勾勒出日军中队的结构图,每个小队的火力配置、人员分工都清晰明了。赵勇听得入神,仿佛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宋兴华对日军编制的熟悉程度让他叹为观止,心中暗赞:不愧是主力部队的连长,这见识!
“我们县大队整编后,要形成全面的压制力!”宋兴华语气铿锵,开始勾勒蓝图:
“县大队(守备连建制):
3个步兵排(147人):每排下辖3个步兵班。每班15人:2个歪把子机枪组,每组3人(射手、副射手、弹药手);9名步枪手;2个掷弹筒组,每组2人(射手、弹药手)。全排49人,火力远超日军一个小队(3挺轻机枪+3具掷弹筒)!
1个重机枪小队(8人):2个九二式重机枪组(每组4人:射手、副射手、2弹药手),提供持续压制火力。
1个炮兵小队(16人):4个掷弹筒组(每组2人)、2个迫击炮组(每组4人:炮手、副炮手、2弹药手)。这是我们的远程打击核心!
1个警备队(31人):2个标准步兵班(30人)、警备队长(1人),负责看守俘虏、后勤警戒。
1个县大队部(15人):指挥、通讯、后勤人员。”
宋兴华详细解释了每一级编制的人员和火力优势:“你看,我们一个步兵排,就有6挺轻机枪和2具掷弹筒,相当于日军两个小队的轻机枪火力!再加上重机枪小队的持续压制和炮兵小队的远程支援,无论是火力密度、持续性还是射程,都能对日军中队形成压倒性优势!”
赵勇听得心潮澎湃,豁然开朗,之前的忧虑一扫而空,只剩下由衷的钦佩和兴奋:“妙!太妙了!宋连长,您这办法真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以前就知道人海战术,哪懂这些门道!这下咱们县大队可真是鸟枪换炮了!”
“不过,”宋兴华话锋一转,“要达到这个配置,火力缺口还不小。你们目前歪把子、掷弹筒和迫击炮都不够。”他大手一挥,“这样,我从一连的缴获里,再拨给你们2挺完好的歪把子,3具掷弹筒,还有一门81mm迫击炮!这样你们炮兵小队就能真正成型了!”
“宋连长!这……这怎么使得!”赵勇激动得站了起来,眼圈都有些发红。这些装备在主力连都是宝贝疙瘩,宋兴华说给就给,这份情谊和信任重如泰山!“我赵勇和县大队全体同志,感谢宋连长!感谢一连的同志们!”
整编方案敲定后,宋兴华并未停歇。他深知,再好的装备,没有合适的战术也是枉然。借着摇曳的油灯光,他开始向赵勇传授核心战术。
“光有火力还不够,得会用。”宋兴华在地上画出简易的战场态势图,“班排进攻时,围绕核心火力点,比如轻机枪或掷弹筒,展开**三角突击阵型**。一个组正面吸引,两个组侧翼迂回,互相掩护,交替前进。别一窝蜂冲,那是送死。”
他详细讲解三角阵型在不同地形下的运用,火力如何分配,如何协同。赵勇这个从乡野游击战中成长起来的汉子,此刻如同最用功的学生,眼睛一眨不眨,拼命记忆着每一个细节,时不时提出一些朴素的疑问。这些系统化、正规化的军事知识,对他来说如同久旱逢甘霖,填补了认知上的巨大空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亮剑:横扫晋察冀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亮剑:横扫晋察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