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他敢称王称帝,大宋即便倾尽国力也要与其死战到底!
时文彬不敢多言,只得苦着脸哀求:求柴王给郓城百姓留条活路...
柴皓看着快要急哭的知县,摆手笑道:郓城百姓安居乐业,何须谈什么活路?倒是可以给时知县指条明路。
时文彬连忙躬身:请柴王指点。
柴皓轻拍他颈间官印:继续戴着这官印,安心做你的郓城知县。我会派几人辅佐你,不仅要管县城,连城外民政赋税也交你打理。只要朝廷不罢你的官,你便仍是朝廷命官——当然,赋税是交不到朝廷了。
这番话让时文彬浑身一颤,顿时明白这位头号反贼的用意:是要他以朝廷知县之名,行效忠反贼之实!
这不就是变相从贼吗?
自幼饱读圣贤书的时文彬本要断然拒绝,可话到嘴边却生生咽了回去。
他想到柴皓的身世,乃是前朝皇室正统血脉,按正统而言,是赵家夺取了柴氏江山,柴皓起兵反宋,名正言顺,是复兴祖业!
大宋表面繁华,实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根基早已腐朽。
时文彬即便留在朝中,不被问罪,也难获重用。
倘若柴皓真能夺取天下,他时文彬便是从龙之臣!
纵使不能位列三公,至少能主政一方,施展抱负,在史册上留下清名。
时文彬年方三十有余,正是建功立业之时,岂能为愚忠所困,随这腐朽王朝一同沉沦?
况且柴皓已为他安排后路,虽实为柴皓效力,名义上仍是大宋官员。
时文彬深呼一口气,真心实意地向柴皓躬身行礼:下官谨遵柴王之命!
这一声,虽未称臣,却已表明心迹。
柴皓满意颔首:时知县且去,辅佐之人随后便到。用心办事,前途无量!
时文彬行礼告退,随朱贵下山而去。
这位郓城县令来时忧心忡忡,下山时却豁然开朗,神采飞扬!
一个在大宋体制内郁郁不得志的能吏,竟在反王柴皓麾下重焕生机!
柴皓虽未正式称王,但从其部属的精神面貌,已能窥见新朝气象!
望着时文彬挺直腰杆远去的背影,柴皓不禁莞尔:楚材晋用。若宋廷能重用如时文彬这般人才,朝堂怎会被蔡京、王黼等奸佞把持?江南又怎会生出方腊之乱?
话音未落,朱贵去而复返。
这次身后跟着一男一女。
庞万春携小妹庞秋霞,奉江南圣公皇帝之命,特来拜见柴王!
二人齐声行礼。
他们口中的圣公皇帝,正是方腊。
看着眼前兄妹,柴皓暗自失笑。
刚提及方腊,其使者便至,还是故人。
这缘分,当真奇妙。
这一日不知是何吉日,短短半日之内,梁山便迎来三路访客:济州等地乡绅父老、郓城县令时文彬,以及江南圣公方腊派来的庞氏兄妹。
庞家兄妹远道而来,必是提前多日从江南启程,方能在此刻抵达。
柴皓朗声笑道:“庞兄,庞姑娘,自岱庙别后,久违了。”他神色自若,却只字未提对方奉方腊之命前来之事。
庞秋霞眼眸清亮,英气逼人,笑靥如花道:“柴大哥,当初擂台比武时,你答应要来江南寻我,可叫我好等!既然你不来,我便来寻你啦!”她嗓音清越,宛如欢快的雀鸟。
昔年高俅设局,命擎天柱任原于泰安摆擂挑衅梁山。柴皓下山应战,恰逢庞氏兄妹遭任原暗算,他出手相救,一拳击败任原,自此与二人结缘。少年英雄的风采,更在庞秋霞心中留下深刻印记。
如今重逢,庞秋霞喜不自胜。听闻柴皓大闹汴京、夺走李师师的传闻后,她眼底崇拜之色更浓,却故意抿唇四顾:“那位名动天下的李花魁何在?我可要瞧瞧是何等绝色。”
柴皓心知她醋意暗生,不由暗叹:相貌出众亦是负担。幸而未婚妻扈三娘回乡守孝,否则这梁山怕是要演一出好戏。
“小妹休要胡言!”庞万春肃然打断,“莫忘圣公嘱托。”他身为方腊麾下大将,看出柴皓有意回避正题,只得主动点明来意。
柴皓含笑打量庞万春,暗赞此人不愧“九天飞龙”之名,不仅箭术超群,更是心思敏锐。
“庞兄此行的目的,我已明白。”
柴皓轻轻挥手,对庞万春说道。
庞万春心中一惊,暗想柴皓果然不凡,能在短短数月间做出诸多惊天动地之事,自己尚未开口,对方便已洞悉一切。
他叹息道:“柴王威名远播江南,我主亦有所闻。大闹汴梁,箭射天子,令朝廷颜面尽失。若能与我主联手,南北并进,先取江北淮南,再合兵攻下汴梁,平定田虎、王庆之乱,而后以淮河秦岭为界,共分天下。”
“我主为南帝,柴王为北帝,岂不美哉?”
柴皓听罢,含笑摇头:“此计只合方腊心意,却非我所愿。我乃大周后裔,即便 赵宋,天下当归大周,岂能与人共享?赵匡胤虽为叛逆,却有句话说得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