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要召唤什么?别是外星人吧?”
说着就把照片发给了当地的异常现象研究机构,可消息发出后,对话框立刻弹出 “发送失败,对方账号已注销” 的提示。
这些零散的异常事件,成了 “方舟计划” 项目组压在心头的巨石 ——
他们已经研究 “守护者” 网络三个月,却连核心机制的边都没摸到,负责分析路屿 “意识浸入” 数据的小张更是熬得眼睛发红。
地下实验室的恒温系统稳定在 22℃,但小张的额头上全是汗,下巴上的青色胡茬扎得手疼,面前的量子数据分析终端屏幕上,代码像流水般滚动。
桌子上堆着六个空的 “闪电能量” 饮料罐,最底下那罐已经发臭,几只苍蝇围着嗡嗡转;旁边还放着两盒没吃完的泡面,叉子上的面条早已干结。
突然,小张猛地拍了下桌子,碰倒的饮料罐在地上滚出清脆的响声,惊醒了旁边打盹的实习生。
“头儿!你看这个!”
他指着屏幕上淡蓝色的光带(RGB 值 173,216,230),声音激动得发颤,连握鼠标的手都在抖 ——
那光带有七个分支,每个分支末端的小圆点忽明忽暗,像黑夜里的灯笼,流动时还会洒下细碎的光点。
“路屿昏迷前最后一秒,信息流底层藏着这个!它不携带文字或图像信息,倒像个锁孔!而且它的波动频率是 2.Hz,和‘守护者’网络的脉冲频率一分一毫都不差!”
他说着调出三个验证模型的报告:
傅里叶变换、小波分析、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果全一致,误差率显示为 0。
陆衍之几乎是冲过去的 ——
他 42 岁,是项目组负责人,也是路屿的哥哥,弟弟已经昏迷 17 天,他口袋里一直装着路屿笑着比耶的照片。
他凑到屏幕前时,眼镜差点碰到 4K 分辨率的显示屏,伸手扶眼镜的瞬间,镜片反射出光带的纹路。
“什么意思?”
他追问,手指无意识地攥紧拳头,指节白得像没了血色。
“意思是…… 这可能是‘船票’的验证机制!”
小张把数据放慢 100 倍,光带的波动轨迹看得更清晰了,
“之前三个志愿者的意识频率和它差 0.003Hz 都失败了,路屿是第一个完全对上的!它不管你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不管你会不会解量子方程,更不管你有多少钱 ——
就像普林斯顿‘意识场理论’说的,人类意识会产生量子波动,它看的是你能不能和它‘共振’。
就像猫主子认铲屎官,不是看你有没有钱买罐头,是看你懂不懂它蹭腿时想要抱抱的意思!频率对不上,再有钱也没用!”
这个发现像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点了根火柴,瞬间照亮了所有人的希望。
原本低头沉默的研究员们都抬起头,负责实验设计的李教授立刻翻出之前的模拟数据:
“如果核心是‘意识共鸣’,我们不用被动等!
可以搭‘意识调频装置’,用脉冲磁场刺激大脑前额叶,调整波动频率!”
实习生小王拿着笔记本飞快记录,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声:
“之前‘随机匹配’的成功率只有 0.0003%,主动调频的话,成功率能提到 0.012%——
虽然还是低,但比坐以待毙高 40 倍!”
陆衍之摸了摸口袋里的照片,路屿的笑脸在指尖下清晰可见。
他抬头看向实验室的天花板,
那里的通风口正缓缓送出冷风,可他心里却烧着一团火: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
也要带着弟弟、带着更多人,抓住这张通往 “方舟” 的门票。
地下实验室的冷光在陆衍之眼底晃了整整三十六个小时,光带模型悬浮在控制台中央,蓝紫色的数据流像被冻住的星河,缠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指尖悬在触控屏上,指腹沾着没擦干净的咖啡渍,就在视线快要模糊时,那些交错的光带突然在他脑海里碎成了搬家时的纸箱 ——
“‘守护者’要回两亿五千万年前重塑文明,选‘乘客’的标准,会不会是‘这玩意儿有没有延续的价值’?”
这句话冲出口时,他自己都惊得指尖发麻。
旁边的老张刚灌下一口凉透的功能饮料,闻言猛地呛了一声,皱起的眉头能夹碎纸片:
“你当是给星际公司投简历?
二叠纪那回,96% 的海洋生物、70% 的陆地脊椎动物说没就没,”
他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屏幕瞬间被红色警告铺满,每一条都标着刺眼的 “灭绝风险”,“它们当年说不定就是这么筛的 —— 没用的直接‘格式化’。
我们怎么证明价值?
演《人类简史》?石器时代到现在三百万年,七十二小时连周口店猿人的火塘都讲不完,人家不等演完就把我们‘擦除’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