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指令” 的 “待” 字带着 50Hz 的微弱震颤,仿佛传递者也在 “犹豫”。这些细节太清晰,绝不是梦境能编造的 ——
他曾在心理训练中体验过 LSD 诱导的幻觉,当时感知到的声音都是模糊的混响,从没有这样精准的参数差异。
他先按三次解锁键,绿色荧光闪烁三次后,话机顶部弹出微型视网膜传感器(分辨率 500dpi),对着传感器扫过右眼 ——
设备发出 “嘀” 声,提示生物识别通过(匹配度 99.7%)。接着用沙哑的嗓音报出紧急代号:“紫石英 - 7,请求接入‘深渊’项目组陆衍之指挥官专线。
”“紫石英” 是 “深渊” 项目的一级紧急代号,对应 “直接意识接触” 类事件,7 是他的个人编号 —— 整个项目组 12 人拥有该权限,其中 3 人是深海潜航员,4 人是生物学家,剩下 5 人是情报分析师。
三秒后,话机里传来电流滋滋声(频率 15kHz),那是 AES-256 加密信号传输的特有杂音,龙王攥着机身的指节瞬间泛白 ——
他知道,这种 “钻进大脑” 的信息,比无线电截获的情报危险 10 倍。“指挥官,‘龙王’报告…… 我接收到异常意识信号,内容是‘哨兵已激活,协议 “涅盘” 等待指令’。”
他的声音带着刚醒的滞涩,像喉咙里卡了西沙的海沙,每个字却咬得极重,生怕漏了一个音节 :
三年前 “海龙” 小队失联前,最后传回的就是一段 2.3 秒的 “意识杂音”,当时信号强度仅 0.1μV,没人重视,现在想来,或许那就是第一次预警。
此时的 “深渊” 项目组核心办公室,被七块 55 英寸拼接屏的 4500K 蓝光笼罩,光线漫过 6061 铝合金办公桌,映得陆衍之的侧脸泛着冷色。
他穿着深灰色作战服,领口别着 “深渊” 项目徽章 —— 银色正八面体图案(边长 1.5cm),下面刻着 “探索未知,守护边界” 的宋体字(字号 4 号)。
他面前的屏幕显示全球深海能量监测图谱,不同颜色的光点闪烁: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磁异常值稳定在 3.2 特斯拉;
(常规深海磁场均值 0.068 特斯拉,此处为常规值 47 倍),旁边注释栏标着 “2024 年 1 月至今共出现 137 次波动”;
大西洋中脊的微能量脉冲每小时爆发 12 次,持续时间 0.8-1.2 秒,频率集中在 1.5Hz,比去年同期增加 3 次 / 小时;
东海打捞点的红色圆点稳定闪烁,周围环绕三道半透明圆圈:最内层 5 公里(量子探测器覆盖区,采用纠缠光子探测技术);
中间层 20 公里(电磁屏蔽带,屏蔽效能≥80dB),最外层 50 公里(外勤组警戒圈,部署了 6 台无人侦察机)。
路屿坐在旁边的人体工学转椅上,手指在 Cherry MX 青轴机械键盘上翻飞 —— 他不喜欢触控屏,说 “机械键 4.0mm 的键程能让大脑更清醒”。
此刻他调出的是 M 国 “深海猎手” 项目文件,用防水特种纸(克重 120g/㎡,耐海水浸泡 72 小时)打印,边缘有 3mm 的磨损,纸上手绘的多面体装置草图用 0.5mm 黑色马克笔勾勒;
与东海发现的实物比对后,相似度高达 92%:实物的正八面体边长 8.7cm,草图标注 8.5cm;实物表面有 12 条蓝色脉络,草图绘出 11 条,差的那条在底部隐蔽位置。
路屿用手指点了点草图右下角,那里有 2cm×2cm 的黑笔涂抹区,透过残留笔迹能看出,“子体能量阈值:1.2×10^5 焦耳” 旁边;
画着一个边长 5mm 的三角标记(内角分别为 30°、60°、90°),像某种极坐标符号。“指挥官,你看这里,” 路屿把文件推到陆衍之面前,
“M 国这份文件是去年在北大西洋‘海洋勘探者’号科考船里截获的,当时船上 7 名研究人员全失踪了,只留下这半份草图;现在看来,他们 2022 年就盯上这种多面体装置了,比我们早了 18 个月。”
“马里亚纳的异常脉冲频率又涨了 0.3Hz,从 1.5Hz 升到 1.8Hz 了。” 路屿的话没说完,陆衍之桌角的加密通讯器突然震动 ——
机身侧面的指示灯从常亮绿色(电压 3.7V)变成闪烁红色(频率 2Hz),这是最高级别的紧急通讯标识,屏幕上跳出 “龙王 - 紧急” 的白色字体,下面标着 “意识信号相关” 的灰色备注(字体字号小 2 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