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钥生成器由 3 台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并联,每秒产生 1.2TB 的密钥流 —— 这个密钥量相当于每秒传输 30 万部 1080P 高清电影,远超普通深海通信的需求;
M 国斯坦福大学的网络安全专家曾在 2022 年的《自然?通讯》上发表论文称 “就算把全球所有超级计算机连起来,也需要 100 年才能破解一个密钥”。
此前三年,连 S 国最顶尖的黑客团队 “北极星小组” 都未能突破其一层防御 —— 该小组曾在 2022 年破解过欧洲航天局 “罗塞塔 2 号” 卫星的通信密码;
让卫星短暂失控 10 分钟,却在 M 国的深海防火墙前折戟沉沙,当时还在黑客论坛上发表长文称 “这是无法逾越的数字壁垒”。
可此刻,它像被深海暗流冲垮的堤坝,防火墙警报灯本该疯狂闪烁,此刻却像被掐住喉咙的蝉,只亮着微弱的橙光,连系统日志都停止了更新,停留在 “防火墙第 7 层遭未知攻击” 的字样上。
一道裹着静电杂波的求救信号撞进来,50Hz 的工频杂音里,混着人类嘶哑的绝望呼号,还有金属扭曲的刺耳尖啸 ——
那尖啸是 TC4 钛合金船体被挤压变形的声音。TC4 钛合金是深海装备的 “标配材料”,抗拉强度达 860MPa,能抵御 米深海的压力(相当于 1000 个大气压);
我国 “奋斗者号” 载人潜水器的载人舱就是用这种材料制造的,而此刻信号里的金属扭曲声,频率低至 15Hz(属于次声波范畴),人类虽听不清完整频率;
却能通过骨骼传导到内耳,小张感觉胸口发闷,连呼吸都变得急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按住了胸口,震得控制台桌面都在轻微发麻。
桌面上的钢笔纷纷滚落到地面 ——
那是小林的父亲留给她的英雄牌钢笔,笔身是磨砂黑的,笔帽上刻着 “深海无畏” 四个字,是父亲退休前在 “蛟龙号” 团队工作时的纪念物 ——
笔帽脱落时在桌面上划出细碎的 “吱呀” 声,像牙齿打颤,又像在低声哭求。
“液压管…… 撑不住了!”(Hydraulic pipe... cant hold on!)
信号里突然蹦出一句模糊的英文,像一滴冷水砸进滚沸的原油:不是泛起涟漪,是炸开满室飞溅的热油。
控制台前的操作员们几乎是从人体工学椅上弹射起来,负责翻译的小李刚喝了一口温水,听到这句话,水直接呛进了气管,剧烈咳嗽起来,脸憋得通红,手里的翻译本都掉在了地上;
那本子上还写着昨晚预习的深海专业术语,“热液喷口”“深渊环境” 等字样旁边还画着小括号备注,此刻却被咖啡渍溅得模糊。
负责通讯监听的小张肘尖带翻了刚冲好的黑咖啡 ——
那罐咖啡豆是母亲托远房亲戚从哥伦比亚麦德林产区带回来的阿拉比卡豆,据说那里的种植园海拔 1800 米,昼夜温差大,豆子带着焦糖和柑橘的香气;
小张早上特意用手冲壶焖煮了 3 分钟,加了两勺荷兰进口的炼乳,本来想在 8 点交接班前慢慢喝,享受片刻甜意,此刻却全洒了。
深褐液体顺着线路槽蜿蜒 ——
线路槽里铺着橙色的超五类网线和蓝色的 2.5 平方电源线,咖啡液像一条黏腻的小蛇,沿着网线的缝隙钻进去,很快就渗到了下方的主板上。
主板上的 MLCC 陶瓷电容瞬间冒起细小的白烟,那是电容被烧毁的迹象,深褐液体滴落在裸露的电路板上时,溅起米粒大小的电火花,伴随着 “滋滋” 的短路声,像某种小生物在痛苦呻吟,还带着淡淡的焦糖焦糊味 —— 那是炼乳被高温烤焦的味道。
负责供电监测的子屏瞬间黑掉,屏幕上原本稳定的 “电压 220V” 字样变成乱码,像一群扭曲的小虫子。
应急供电系统随即启动,机房传来 “轰隆” 的柴油发电机启动声 —— 这台发电机是国产的,去年台风天曾撑过 36 小时的断电,此刻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
控制台顶端的指示灯从红色跳回黄色,亮度明显降低,原本清晰的子屏画面变得有些模糊,像蒙了一层薄雾。
那黄色光芒微弱得仿佛下一秒就会熄灭,映在小张沾了咖啡渍的手背上,凉得发僵,连咖啡渍边缘的皮肤都起了一层细小的鸡皮疙瘩。
隔壁工位的老赵碰倒了堆叠的纸质报告,A4 纸纷飞间,印着 “深海网络安全等级 —— 最高机密(TOP SECRET)” 的字样在红光照耀下格外刺眼;
边角还沾着他今早没擦干净的全麦面包屑(那是食堂新推出的杂粮面包,他特意多拿了一个当早餐,面包屑沾在机密报告的折痕里,还带着点麦麸的粗糙触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