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镇外的山腹中盛产一种独特的青色岩石,质地坚硬异常,是修筑城墙、屋舍的绝佳材料。这座镇子的名字就由此而来。
而掌控着青石开采、运输乃至贸易的,正是镇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帮,青沙帮。
青沙帮内的核心帮众有一百多号人,若算上依附于其产业讨生活的劳力、伙计,则更为庞大。
其旗下产业众多,不仅垄断了青石矿场,还经营着镇上的主要车马行、镖局、客栈等诸多产业,势力渗透到镇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镇上百姓对青沙帮是又敬又畏。
青石矿场离青石镇不算远,小半天的脚程就到了。
林木扛着半人高的青石,脚步却稳如老松—这种石材密度极大,寻常帮众搬运一块便需弯腰喘气,他却能从矿洞深处搬至青石矿场,半个时辰下来,额角仅渗出薄汗。
“木小子,你这身力气到底是怎练的?”同队的汉子王虎抹了把汗,喘着气问道,“我当年像你这般年纪时,搬半块砖都吃力,你却似扛柴火一般轻松。”
林木只微微一笑,将青石卸在马车上,指尖拂过石料冰冷的表面。
这两年在青沙帮,他大多时日都在矿场与演武场之间轮转。
青沙帮掌管青石开采,底层弟子分为两拨:一拨在矿场劳作,另一拨则随教头修习拳脚,按月轮换。
林木算是幸运,每月能有五日进入演武场,修习的是帮中最基础的《铁山拳》。
教头周猛是个面庞黝黑、眉目刚毅的汉子,早年闯荡过江湖,一手《铁山拳》刚猛霸道。
他教学极严,常持一根枣木棍巡视,见谁动作不力便是一记抽打:“《铁山拳》练的是筋骨!出拳如砸石,臂要硬,腰要沉!你们这些娃儿,软似面条,十年都难小成!”
这话并非虚言。《铁山拳》乃最常见的外门功夫,讲究“以力养拳,以拳炼骨”,寻常弟子需三年扎马打根基,五年出拳增力劲,再两年融会贯通,方可称“小成”。
与林木同批的二十余名少年,两年过去大多仍在扎马阶段摇晃不定,出拳连风声都带不起。
可林木不同。初练扎马时,他随周猛的口令屈膝下沉,刚至九十度,丹田处便涌起一丝熟悉的凉意—是《清灵诀》所引的灵气。
那缕凉气顺腿骨蔓延,原本酸胀的膝腿竟渐觉松快。
他就这般稳立至夕阳西斜,同队他人早已瘫软在地,他却仍神色如常,腿脚不移。
周猛当时便怔住了,上前以棍轻点他膝侧:“小子,你此前练过?”
林木摇头:“不曾,只是站着不觉吃力。”
周猛面露疑色,未再多言,但其后教习时,目光总不自觉落向林木。
练拳时的差异更为明显。
《铁山拳》起手式“开山拳”,需凝全身之力于拳面,出拳如锤。
旁人习练时,或臂力过僵肩不能转,或腰劲未至拳势虚浮。
林木起初亦不得要领,直至某日练拳时,他下意识默念《清灵诀》。
丹田灵气竟顺臂涌向拳端,那一拳击出,竟震得演武场边的老槐树叶落簌簌,连周猛都瞪大了眼:“你这拳劲,怎比练了五年的弟子还足?”
林木心知肚明,这非关力气,实乃《清灵诀》之效。
这两年来他从未中断修炼,每夜待同舍弟子睡熟,便悄坐床沿默然吐纳。
那缕灵气早已非当初游丝,而化作一道纤细却坚韧的溪流,于丹田处流转不息。
练拳时灵气顺经脉而行,不仅能消解筋骨疲乏,更可将浑身气力拧作一股,贯注招式之中。
他人练《铁山拳》是“磨筋骨”,他却是“养筋骨”—以灵气滋养体魄,比笨力苦练快捷何止十倍。
不到半年,他便将《铁山拳》十二式熟练掌握。
一年后,已可一拳裂开演武场青石板;至第二年末,周猛私下寻他,递来一本纸页泛黄的拳谱。
“这是《铁山拳》进阶篇,你自行参悟,切莫与他人言,你这天赋,不当埋没。”
林木接过拳谱,指腹摩挲着粗糙纸页,心中却无多少欢喜。
他早已察觉,《清灵诀》与青沙帮武功绝非同途。
《铁山拳》练的是“力”,是凡人筋骨气劲;而《清灵诀》引的是“气”,是天地间无形灵息。
每次修炼后,他不仅气力渐长,五感亦愈发敏锐。
矿场上可听十丈外的车轱辘声,夜中能辨墙头蝼蚁行迹,甚至可嗅出矿洞深处是否蕴藏危险瘴气。
曾有次矿洞塌方,岩块崩落之际,旁人尚未回神,林木已拽着身旁王虎闪避—他早听见岩石断裂的细微碎响,那是《清灵诀》淬炼耳力后的能力。
事后王虎抚胸后怕:“木小子,你莫非生了顺风耳?真是亏得有你!”
林木只笑不语,未敢道出真相。
他知《清灵诀》是自己最大的秘密,远比青沙帮任何功法珍贵。
卖货郎曾说,江湖帮派的武功再强,也不过令人多几分力气、少受些欺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阵道入仙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阵道入仙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