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雅筑”的金色奖杯在“智深建筑”总部荣誉室里熠熠生辉,旁边陈列着那张裱起来的“错字冻结令”和钢筋焊就的“廉”字雕塑照片。公司规模稳步扩张,承接的项目从市政安置房延伸到了高铁站配套、大型商业综合体,甚至开始涉足省外市场。“阳光采购联盟”的七家小供应商在鲁智深的庇护下,也渐渐站稳了脚跟,成了“智深系”可靠的供应链伙伴。一切都蒸蒸日上,但鲁智深心里那根弦,却越绷越紧。
他站在总部顶楼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繁忙的工地。塔吊林立,焊花飞溅,工人们如同蚂蚁般有序地忙碌着。公司员工人数早已突破五百,管理层也从当初的草台班子,扩充到拥有财务、法务、技术、市场等专业部门的正规军。然而,鲁智深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力不从心。
“鲁总……‘西江月’项目投标书……成本核算这块……还是有点问题……按新会计准则,折旧摊销的算法……”李水根拿着文件,小心翼翼地汇报。
“鲁工头!省建工集团那边……非要咱们用他们的BIM协同平台……接口不兼容!调试起来太麻烦!耽误工期!”技术总监刘工(原新锐技术三剑客之一)抱怨道。
“鲁总!‘阳光联盟’的老周……又打电话来诉苦……说宏泰的残余势力还在压他们价格……问咱们能不能再让点利……”张黑子揉着太阳穴。
问题层出不穷!财务规则、技术标准、供应链博弈、跨区域协调……这些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卡住公司脖子的东西,让鲁智深焦头烂额。他不懂那些复杂的报表、拗口的术语、繁琐的流程。他习惯了靠拳头说话、靠义气聚人、靠直觉决策。可公司大了,盘子大了,光靠“骨头硬”、“良心正”,似乎……不够了。
“妈的!比当年堵管涌还累!”鲁智深烦躁地一拳砸在玻璃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他想起陈天宇在“云顶雅筑”竣工酒会上,拍着他的肩膀,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鲁总啊!你现在是‘鲁老板’了!不能再是‘鲁工头’了!得学学怎么当‘企业家’!要不要……去黄河商学院镀镀金?我帮你写推荐信!”
黄河商学院!国内顶尖的EMBA项目!政商精英的摇篮!镀金?鲁智深当时嗤之以鼻。他一个工地摸爬滚打出来的粗人,去那种地方?听一群穿西装打领带的教授讲天书?不是找罪受吗?
可现在……他动摇了。看着手下那些高学历的经理人,看着越来越复杂的项目合同,看着竞争对手那些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那套“草莽管理学”,好像……真的罩不住了。他需要新的武器!需要能看懂财务报表的眼睛!需要能玩转资本游戏的脑子!需要能驾驭现代企业的格局!
“水根!”鲁智深猛地转身,豹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给老子报名!黄河商学院!EMBA!”
“啊?”李水根以为自己听错了,“鲁总……您……您说真的?黄河商学院?那……那门槛……”
“门槛?”鲁智深豹眼一瞪,“再高的门槛!洒家也给它踹开!陈天宇不是说要写推荐信吗?让他写!洒家亲自填表!”
报名表寄来了。厚厚一叠,印刷精美,带着一股淡淡的油墨香和……精英气息。鲁智深坐在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后,看着那堆表格,眉头拧成了疙瘩。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工作履历、公司介绍……这些还好。翻到最后一页,“申请陈述”栏,要求填写“管理心得与未来规划(不少于2000字)”。
2000字?管理心得?鲁智深捏着那支被他用得笔头都磨秃了的派克金笔(陈天宇送的),对着雪白的稿纸,半天憋不出一个字。他哪懂什么“心得”?他只知道带着兄弟们往前冲!只知道谁欺负他的人就干谁!只知道活要干好!钱要分匀!
他烦躁地抓了抓寸头,目光扫过办公室墙上挂着的几幅照片——铁砧子镇工棚挂牌、红漆门板、“廉”字雕塑、云顶雅筑封顶……一幕幕往事如同潮水般涌来。他想起老魏砌墙时一丝不苟的眼神,想起老王抹灰时手腕沉稳的弧度,想起台风夜兄弟们泡在海水里堵管涌的嘶吼,想起老李在病床上拍飞二十万封口费的决绝……
“管工人……如带兵……”他低声自语,豹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他不再犹豫,抓起笔,手腕悬停,然后,重重落下!笔尖在纸上划出粗犷而有力的轨迹!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有最直白、最滚烫的八个大字:
“管工人如带兵,义字当头!”
力透纸背!字字千钧!
写完,他掷笔于案!长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2000字?八个字!够了!这就是他鲁智深!这就是他的管理!这就是他的“道”!
报名材料寄出。李水根看着那八个字的“管理心得”,嘴角直抽抽,但没敢说话。陈天宇的推荐信倒是洋洋洒洒,极尽溢美之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鲁智深现代行侠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鲁智深现代行侠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