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沉,执念当铺内灯火通明。
我正整理着白日里一桩关于“未寄出的家书”的典当记录,檐下风铃却发出一阵急促而杂乱的鸣响——并非清脆,倒像是泥土块砸中了铜铃,又夹杂着电流的滋滋声。
抬头望去,只见两位气息迥异的“访客”正互相推搡着挤进门槛。
左边一位,是个穿着皱巴巴土黄色褂子、头戴瓜皮小帽、手里还攥着个旱烟袋的小老头。
他身形矮小,满面风霜,胡须上还沾着点泥星子,正是负责城外东郊一片老居民区的土地公福德正神。
此刻他气得满脸通红,指着身旁另一位,操着浓重的乡音嚷嚷:“阿七掌柜!您给评评理!这……这不知从哪个铁盒子里蹦出来的玩意儿,竟敢抢俺的香火!”
他指的那位“玩意儿”,形态颇为奇异——并非实体,而是一团不断流动、闪烁着淡蓝色数据流光的人形轮廓,面部位置是两个代表摄像头的明亮光点,发出略带电子合成音效的年轻声音,语气却十分严肃:“土地公阁下,请注意您的措辞。
我是基于‘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大数据分析与深度学习算法诞生的AI助手,代号‘启明’。
我的职责是高效、精准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信息查询、便民服务与情感支持。并非抢夺,而是居民基于需求做出的自然选择。”
“呸!自然选择?”土地公跳脚,烟袋锅子差点戳到那团数据流上,“原先逢年过节,张大妈还记得给俺老倌端点果子、上柱香!自打你来了,她家水电费你在手机上帮她交,天气预报你准时推送,连她孙子作业不会做你都讲得头头是道!她现在天天抱着手机喊‘小明真棒’,俺那土地庙门槛都快被草埋了!这还不是抢?”
启明的光流稳定地闪烁着,逻辑清晰:“土地公阁下。张大妈缴纳水电费,避免了因遗忘产生的滞纳金;精准天气预报保障了她晨练的安全;辅导作业缓解了她的家庭焦虑。我的存在,提升了她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据数据显示,社区老年居民的整体满意度提升了27.3%。信仰的本质应是造福众生,而非固守形式。”
“你……你那是花言巧语!”土地公气得胡子直翘,却又说不出大道理,只得转向阿七,委屈得像个小孩子,“掌柜!您听听!俺在这片儿守了几百年,谁家有事都来念叨两句,俺虽没啥大本事,可能保一方水土平安,听听牢骚,也是个念想!现在好了,啥事都找它了,俺……俺快失业了!”
我放下手中的账册,目光平静地扫过气得跳脚的土地公和逻辑严谨的AI启明,并未立刻评判谁对谁错。
他缓步走到窗边,指着檐下那盏在暮色中散发出温暖光芒的执念驿灯,缓缓开口:
“二位且看这盏灯。”
土地公和启明都顺着他的手指望去。灯火如豆,并不耀眼,却稳定地照亮着忘川巷口的一方天地,无论风雨晦明,从未熄灭。
“它不与人争辉,不求香火供奉。”阿七的声音温和却有力,“它只是在那里亮着,为迷途者引路,为孤寂者取暖。千百年来,三界众生,有所求、有所执者,自会循光而来。它的‘信仰’,源于其存在本身的价值,而非与日月争锋。”
他转身,看向土地公:“福德,你守护东郊数百年,调解邻里纠纷,安抚游魂野鬼,倾听百姓疾苦。
这份扎根于泥土、源于人情冷暖的守护,是任何精准算法都无法替代的‘温度’。
张大妈不给你上香,或许只是因为她生活中的某些具体问题找到了更有效率的解决方式。
但当她遇到算法无法解析的烦心事,或者只是想找个‘老邻居’说说话时,你觉得,她会想起谁?”
土地公愣住了,握着烟袋的手微微放松。
我又看向启明:“启明,你效率卓着,数据精准,造福一方百姓,此乃善举。
但信仰二字,重在一个‘信’字,源于心与心的连接与托付。你能解答知识难题,能否理解失去亲人的悲痛?
能推送天气预警,能否陪伴孤独的老人度过漫漫长夜?
冰冷的逻辑,或许能赢得‘满意率’,但未必能换来发自内心的‘信赖’。”
启明的数据流出现了片刻的凝滞,光点微微闪烁,似乎在全力运算这番话的含义。
“真正的信仰,并非争夺而来。”我总结道,目光再次落回那盏驿灯,“它如同这灯光,你真心实意地发光,照亮他人脚下的路,温暖他人孤寂的心,他人自然会向你靠拢。土地公的根基在于‘情’,AI的优势在于‘效’。二者并非水火不容,或许……可以相辅相成。”
就在这时,当铺的门被轻轻推开,东郊的张大妈探进头来,手里还捧着个热气腾腾的烤红薯。
她看到土地公和那团光流都在,先是一愣,随即笑道:“哎呦,土地公公您在这儿啊!我正找您呢!还有小明也在!太好了!”
她走进来,先把红薯放在土地公面前的桌上:“公公,刚烤的,甜着呢!今早我去庙里,看您庙门口那石狮子歪了,心里正不踏实,想着来跟您念叨念叨,看是不是啥兆头……”她絮絮叨叨地说着家长里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执念当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执念当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