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七年(4071年)秋季七月初一甲子日,祭祀太庙。商议增加圜丘、方丘的从祀(者),重新确定它们的礼仪:圜丘坛的第一层,设置昊天上帝的正位,仁祖淳皇帝的配位像原来一样。
第二层,东边设置大明(日)的神位,西边设置夜明(月)的神位。
在内??之内,东西各有三个祭坛,两个星辰坛,分别设置在东西星辰的位置。
东边是太岁以及五岳的祭坛,西边是风云雷、雨以及五镇的祭坛,在内墙的外面,东西各有两座祭坛,东边是四海的祭坛,西边是四渎的祭坛,天下神只的两座祭坛,分别设置在海渎祭坛的旁边。
正位和配位神座一共在坛的西边设置六个酒尊。
大明、夜明的神位前各自设置三个酒樽。
用一头牛、三只羊、三只猪祭祀星辰,用一头牛、一只羊、一只猪祭祀太岁,其他的都按照原来的礼仪。
风云、雷、雨四神的神位,使用白色的帛。
五岳、五镇、四海、四渎用的帛与二年夏至日祭祀方丘时相同,其余的都与祭祀太岁坛相同。
祭祀天下神只时,献上四匹白色帛,祭祀用的牲畜是羊、猪各五只,笾、豆各八个。
笾(盛放祭品的竹器)比照祭祀大明(日神)、夜明(月神)的祭品就减少白饼、黑饼,豆(盛放祭品的高脚盘)就减少脾析(牛百叶)、豚髆(猪肩)。
簠、簋各两个,铏三个。??内东西两边各设置三个酒尊、三个放帛的筐,??外东西两边各设置三个酒尊。
帛篚两个,每个座位前的爵各三个。
方丘坛的第一层,设置皇地只的正位,仁祖的配位,设置方式和圜丘相同。
第二层,东边设置五岳的神位,西边设置五镇的神位,在内部矮墙之内,东西两边各有两座坛,东边是四海坛,西边是四渎坛,两座天下山川坛,又分别设置在四海、四渎坛的旁边,在内部矮墙之外,东西两边各设置一座天下神只坛。
其陈设正配位如同圜丘。
五岳、五镇、四海、四渎的祭祀与洪武二年夏至时的祭祀相同,只是五岳、五镇各自设置三个酒樽。
天下山川坛用一头牛,三只羊、三头猪,其他的祭品和岳、镇、海渎的祭品相同。
天下的神灵祭祀与圜丘祭祀相同。
祭台内东西两侧各设置三个酒樽、两个装帛的竹筐,祭台外东西两侧各设置三个酒樽、一个装帛的竹筐,每个神位各有三个酒爵。
祭祀前三天,皇帝要斋戒。
祭祀前四天,百官在奉天门观看誓戒牌。
这一天,太常卿到天下神只坛祭告,中书丞相到京都城隍庙发布公文。
第二天,皇帝到仁祖庙请求附祭(于上帝)。
其中乐舞的制度是:祭祀圜丘、方丘时,都使用十六架编钟、十六架编磬、十架琴、四架瑟、两架搏拊、一架敔、一架柷、六个埙、六个箎、八支箫、四支横笛、八支笙、一面应鼓、四支龠、四架凤笙。
协律郎一人,身穿祭服,手持麾幡,乐生有七十三人,跳舞时分文舞、武舞,各有两名引舞之人拿着羽节。
武舞生有六十二人,各自手持盾牌和斧头;文舞生有六十二人,各自手持雉羽和龠。
其乐章都和元年冬至、二年夏至时的相同。
皇帝命令中书省的大臣说:“朕看铠甲的制作,非常不容易。
起初挖开山取得矿石,将矿石炼成铁水,把精华凝聚成铁,然后进入工匠之手,经过锤炼剪裁制作,才制成铠甲头盔,长久储存不使用,大多生锈腐蚀而损坏,白白浪费民力了。
陕西的铠甲,数量非常多,应该派人前去查看,如果有这样(破损之类)的情况,就下令修整,那些用线穿连(的铠甲)全部换成用皮(穿连),希望方便壮士使用。
左副将军李文忠率领军队攻打高州的大石崖,攻克了那里,斩杀了原元朝的宗王朵朵失里,擒获了他的承旨百家奴,其余的人都战败逃走了。
李文忠又派指挥唐某追击他们,追到毡帽山,遇到了原来元朝的鲁王在山下扎营,就率兵攻打他,斩杀了鲁王和司徒答海俊、平章把剌、知院忽都,俘虏了鲁王妃蒙哥秃,并缴获了一枚金印和一块玉图书。
丙寅日,太阴星运行到太微垣之中。
丁卯日,将北平保定府的新安县并入安州,改汉中府的沔州、凤州为县。
戊辰日,密云卫千户陈寿等人率领士兵在塞外巡逻,遇到原元朝的平章(官职名)白舍住等人,率领众人前来归降,总共一百六十人。
设置思州龙泉坪长官司。
庚午这一天,广西的土官莫金派遣他的弟弟莫交前来进献马匹。皇帝下诏赐给莫金六匹有花纹的丝织品,赐给莫交一套衣服。
辛未日,永平卫百户毕胜率领军队到红罗山巡逻,抓获了故元同知杨普贤奴。
进军到八角山,遇到田院判带兵迎战,杨胜进攻并斩杀了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白话明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白话明太祖实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