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四年(4068年)秋七月初一辛亥日,《存心录》写成,皇上阅览之后,对诸位儒臣说:我看历代贤明君主侍奉神灵的做法,无不恭敬严肃,所以各路神灵都呈献福祉,吉兆接连应验。到了那些处于衰败之世的君主,不知道应该敬重什么,违背上天、轻慢神灵,不但会感召灾祸天谴,而且国家的祸乱,也是由此而招致的。朕为此感到害怕,每次祭祀时,一定诚心诚意、恭恭敬敬,唯恐做得不够到位,所以命你们编撰这本书,想要将它作为鉴戒。水可以映照人的形体,历史可以映照现实,编纂这本书是为了表彰善行、批评恶行,不仅要在当下施行,还要让子孙后代永远遵守。
任命礼城县知县林唐臣为吏部考功郎中。唐臣名弼,是福建漳州人。林弼在元至正甲午年考取进士,擅长写文章,在闽浙一带很有名气,后来担任了郡里的幕官。进入本朝(明朝)后,参与编修《元史》,被授予考功主事的官职。出使安南。即将返回时,陈朝人赠给他黄金、珍珠、奇珍异宝,唐臣拒绝了,没有接受。国王强行把他留住了。回来以后,他把情况详尽地分条上奏给朝廷,皇帝嘉奖了他,赐给他白金。不久,皇上任命他管理礼城。到了这个时候,因为某件事被逮捕押解到京城,在狱中上书说明情况,皇帝下诏释放了他,任命他为考功郎中。
设置定辽都卫指挥使司,任命马云、叶旺担任都指挥使,吴泉、冯祥担任同知,王德担任佥事,统辖辽东各卫所的兵马,修筑城池,镇守边疆。当时皇上因为刘益叛变,而元朝旧臣纳哈出等人还没有归附,所以命令马云等人镇守辽东。仍然派云前去祭奠刘益说:“你过去在辽阳,控制一个地区,能顺应天道,洞察事理,进献地图、土地,毅然归附。朕赞赏你的忠诚,让你辅佐武卫,安定沿海地区,正要依靠你来招抚尚未归附的人,怎么失去防范,突然丧失了生命。在边城之中,失去了这样一位良将,朕感到非常悲痛。现在特地派人前往宣读祭祀文,并且命令有关部门护送你的灵柩,回砀山安葬。你如果有灵,就享用这些祭品吧。”
派遣使者命令中书右丞相魏国公徐达从北平前往山西训练士兵战马,告谕他说:‘凡是治理国家的人,贵在有所防备,有了防备就没有祸患。’古人在太平盛世时,也会严格整顿军备,对内使国家安定,对外抵御四方夷狄。何况山西这个地方靠近胡虏,尤其不能没有防备。所以命令你率领各位将领军官,修缮城池,训练士兵。如果是调兵遣将出征进军到迤西等地方,(可以)根据情况方便行事。其太原、蔚州、朔州、大同、东胜的兵马以及新归附的鞑靼官兵,全都听从(他)指挥管辖。
广东番禺等县遭受飓风,吹毁房屋,拔起树木,过了三天才停止。
壬子日。皇上对丞相汪广洋说:“我看前代的君主,大多喜欢奸佞阿谀来粉饰虚名,甚至臣子伪造祥瑞吉兆,来肆意欺诈。”至于上天降下灾祸以示警戒的事,(皇上)听都听厌了。像宋真宗也算是贤明的君主,起初他任命李沆为宰相,每天都听李沆汇报灾祸,他的心里还存在着警惕。在那之后澶渊之盟订立以后,大臣首先开启天书(事件)来使皇帝内心骄纵,众多下属违心地迎合(皇帝),苟且地图谋谄媚讨好(皇帝),导致报告吉祥征兆的人在路上接连不断,进献灵芝草的有三万多株。我认为任何事情都在于真诚,何况是治理天下国家,难道可以虚伪吗?你们中书省从今往后,凡是祥瑞的事情不必奏报,如有灾异以及蝗灾旱灾之事,要立即奏报。”汪广洋叩头说:“陛下敬重上天、勤于民事,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不只是天下百姓能得到福泽,确实能成为后世子孙永远的谋略和训诫。臣下恭敬地接受诏令旨意。”
南宁府下大雨,江水泛滥,毁坏了城墙,冲毁了百姓的房屋。
乙卯日,任命张子茂为成都府知府,潘贤为重庆府知府,汪璞为莱州府知府,余用中为河南府知府。
己未日,皇帝到太庙祭祀,命令在配享功臣的走廊上拆除布殿。
庚申日,颍川侯傅友德率军包围了成都。伪夏的丞相戴寿、知院向大亨等人出城抵御作战,用大象驮着身披盔甲的士兵,排列在阵前。傅友德命令前锋指挥李英等人用弓箭、火器冲击敌军,敌军战象中箭后转身逃跑。傅友德的军队践踏而死的人很多,傅友德也被流箭射中。恰逢汤和派人来报告攻克重庆的捷报,戴寿等人也收到了家信,听说重庆已经投降,而家人也都平安无事,于是失去了斗志,就将府库和粮仓的物资登记造册,派自己的儿子到军门前投降,傅友德答应了。第二天,戴寿等人率领他们的下属投降了。傅友德指挥军队从东门进城,俘获了三万士兵和马匹。
辛酉日,晚上,月亮进入南斗斗魁中。
壬戌日。颍川侯傅友德分兵去攻取四川州县中还未归附的地方,到达崇庆,伪知州尹善清率军抵抗,傅友德打败了他的军队,将他生擒并斩杀。判官王桂华率领城中的年老有德之民到军中投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白话明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白话明太祖实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