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贵妃」韦氏那带着疲惫与强作镇定的声音落下,“禀明圣意,请陛下圣裁”八个字,如同给这场绝望的会诊草草贴上了封条。
年幼的「太子」黄暺如蒙大赦,立刻抓紧了母亲的衣袖,小小的身躯微微颤抖。
韦氏牵起他的手,在几名内侍宫女的簇拥下,几乎是逃离般从侧门离开了这座充满了争吵、哭诉与末日气息的文华殿。
那象征着权力的主位,瞬间空荡得令人心悸。
然而,殿内并未随着二人的离去而恢复平静,反而如同烧开的水撤去了盖子,压抑的沸腾瞬间爆发!
许多大臣,尤其是那些手握实权、肩负具体职责的封疆大吏和部堂高官,并未依言散去。他们面色沉重,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而激烈地交谈着,空气中弥漫着焦灼与不甘。
几位身着绯袍的「军机大臣」聚在殿中最显眼的位置,他们方才碍于上位在场,许多话不便深说,此刻再无顾忌。
「军机大臣、永安总督」张芝,这位面容刚毅、行伍出身的老臣,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与忧虑:
“禀明圣意?圣意何在?!陛下深居温泉宫,万事不理!难道我等就眼睁睁看着这江山一寸寸烂下去?!”
他环视身边几位同僚,目光如电:“方才所议,皆是内忧!然外患之炽,尤胜内忧十倍!东南四省,江浙、闽福、淮海、赣东,已然尽入李航囊中!
其整合三省军政、清洗姜家、打造水陆强军,桩桩件件,哪一样不是在磨刀霍霍?他那个‘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就差直接绣在战旗上了!诸位,李航北上,恐怕就在旦夕之间!”
另一位「军机大臣」崔庶,素以知兵善谋着称,此刻也是满脸烦闷之色:
“张大人所言极是!李航经营东南多年,根基深厚,兵精粮足。反观朝廷,能用于东南的,只有赵佳锐将军那支东海水师和苏州一线的驻防军!”
“赵将军虽勇,然其部既要防备海寇,又要监控李航,已是左支右绌!更可怕的是,淮海名义上尚属朝廷,实则林仕焘早已首鼠两端,暗通款曲!一旦李航起兵,赵将军便陷入李航水陆大军与可能倒戈的淮海势力前后夹击之中!此乃死局!”
“正是此理!”张芝接过话头,声音愈发沉重,“陛下…陛下对东南之危,视若无睹!特设司密报堆积如山,陛下却只道‘李航乃朕国丈,不至如此’!
赵将军数次上书请求增兵、加固防线,皆如石沉大海。倚靠赵将军一部独撑东南危局,无异于螳臂当车!
若东南门户洞开,李航大军长驱直入,或沿海北上,则中原腹地、京畿重地,皆暴露于其兵锋之下!届时,内忧外患齐发,大宁…危矣!”
“幸而韦贵妃胞兄新任「东海将军」,也受赵将军管辖,或许可以有所助力,此真乃皇上圣明决断。”
「工部尚书令」周民倚冷不防的插一句嘴,却压根没人回复他,只能自知无趣将嘴闭上。
这时,一直沉默旁听的「户部右侍郎」丘炑也忍不住叹道:
“增兵?谈何容易!钱粮从何而来?方才林大人的窘迫诸位也听到了。湖北前线平叛大军尚在嗷嗷待哺,每日耗费钱粮如流水!京畿防务更是一钱不能少!东南…东南哪里还能挤出钱粮来增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丘大人此言差矣!”一直负责江西军务联络的「兵部右侍郎」孔岑突然出列,这位相对年轻的官员,脸上永远是似有似无的傲气,
“非是无米,而是调度失当!鄙人以为,朝廷如今最大的问题,便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里破了窟窿,便拆东墙补西墙地往哪里填!”
他紧接着面向殿内众人,“长江一带战事固然紧要,然朱大帅拥兵数十万,屯驻京畿之外,数月来除小股剿匪外,毫无作为!空耗钱粮!反观江西,”他声音陡然拔高,
“吴逆自昌都、吉安一线受阻后,其主力动向诡异!非但不继续东进攻打赣东,反而有收缩兵力,稳固西部山区的迹象!此等反常,必有蹊跷!下官断言,李航与吴逆之间,必有不可告人之密约!吴逆恐已与李航达成默契,甚至…已暗中结盟!”
孔岑的推论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已激荡的水面!
“结盟?!”
“这…这如何可能?!”
“吴逆与李氏?狼与狈合?!”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这个猜想太过惊人,却又似乎隐隐切中了江西诡异局势的要害!
崔庶眉头紧锁,立刻反驳道:
“孔侍郎!此乃诛心之论!吴逆乃反贼叛党,李航乃敕封郡王,二人身份云泥之别,所求更是天差地远!李航素来看中名誉,不怕污了名声,寒了东南士绅之心?”
孔岑闻言毫不示弱,针锋相对:
“崔大人!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虑!名声?李航连‘东南自保’的旗号都敢打,还会在乎与吴逆结盟这点‘名声’?
下官请问,若非有密约,吴逆为何突然停止东进,坐视李航从容整合赣东三府?这岂非养虎为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神州明夷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神州明夷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