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为熬夜的痕迹镀上了一层淡金。贾长安只浅眠了三四小时,便早早醒来。大脑皮层仍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危机感像一根绷紧的弦,驱散了所有倦意。他洗漱完毕,下楼时,发现苏青瓷已经在了。天井里弥漫着小米粥的香气,石桌上摆好了两副碗筷。
她今日穿了一件浅藕荷色的针织衫,下身是简单的白色长裤,整个人看起来清爽利落,眼下虽有淡淡青影,但精神尚好。见到贾长安,她微微颔首:“早。睡得可好?”
“还好。”贾长安在她对面坐下,由衷道谢,“昨晚真是多谢你。”
“举手之劳。”苏青瓷为他盛粥,动作自然流畅,“事情有眉目了吗?”
贾长安摇摇头,眉头微蹙:“秦小姐约我上午去研究所详谈。证据我们整理了不少,但缺乏直接指向‘墨韵坊’窃取的铁证。关键在于,要证明他们‘接触’过我们的创意,或者证明他们的方案晚于我们的构思,并且雷同度超出了巧合的范围。” 这是最棘手的地方,商业创意剽窃的认定,在法律和实务上都极为困难。
苏青瓷安静地听着,将一碟酱黄瓜推到他面前:“先吃饭。既然方向明确,一步步来便是。秦小姐是专业人士,想必有她的办法。”
她的镇定感染了贾长安。是啊,急躁无用。他低头喝了一口粥,温热的米粥滑入胃中,带来妥帖的暖意。两人安静地吃着早餐,气氛却不再像以往那样带着客气的疏离,而是多了一种历经共同奋战后的默契与平和。
饭后,贾长安匆匆赶往市考古研究所。秦望舒的办公室依旧堆满书籍资料,但她本人看起来已是严阵以待。她开门见山,将一台平板电脑推到贾长安面前。
“两件事。”秦望舒的语气一如既往的冷静,“第一,我通过私人关系,拿到了‘墨韵坊’项目对外宣传的初步方案摘要,虽然只是框架,但核心思路与我们的相似度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尤其是在将皮影纹样解构重组,应用于现代服饰配饰这个点上,几乎如出一辙。”
贾长安看着屏幕上那些刺眼的文字和概念图,心沉了下去。虽然早有预料,但亲眼证实,还是感到一阵恶心。
“第二,”秦望舒切换了屏幕,“我查了刘明,也就是‘墨韵坊’负责人的公开行程和社交媒体记录。大概在两个月前,他频繁点赞和评论一位上海独立设计师的博客,而那位设计师,曾在你之前就职的投资公司举办的一次小型文创沙龙上做过分享。那次沙龙,内部资料显示,林薇作为投资方代表,也曾受邀参加。”
贾长安的瞳孔猛地收缩。时间点对上了!两个月前,正是他和秦望舒开始深入探讨“德庆班”项目,并初步形成那个核心创意的时候!林薇完全有可能在那次沙龙上,或者通过其他渠道,得知了他的初步想法,然后透露给了刘明。
“这仍然只是间接证据。”秦望舒指出,“无法直接证明林薇将你的创意告诉了刘明,也无法证明刘明是据此进行了抄袭。法律上很难成立。”
“我明白。”贾长安握紧了拳头,指节泛白,“但对我们来说,这足以确定对手是谁,以及他们的动机是何其卑劣。这就够了。” 他的眼神变得冰冷而坚定,“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等着他们发布然后去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那样‘德庆班’等不起。我们要主动出击,在他们项目成熟发布前,抢先确立我们的原创性和市场地位。”
秦望舒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和我想的一样。你有什么具体计划?”
“两步走。”贾长安思路清晰,“第一,加快我们自身项目的推进速度。尤其是文创样品的设计和打样,要尽快出来,哪怕先做出几个精品概念款,召开一个小型的媒体预览会或专家品鉴会,先声夺人。第二,……”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光,“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墨韵坊’的底细和进度,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破绽。”
秦望舒立刻领会了他的意思:“你是说,商业调查?”
“不完全是。”贾长安沉吟道,“或许可以通过一些……非正式的渠道。赵安邦在本地人脉广,三教九流认识不少,也许他能打听到一些台面下的消息。” 他知道这有些游走于灰色地带,但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法。
秦望舒思索片刻,点了点头:“可以试试。但务必谨慎,不要留下把柄。我这边也会继续从行业内部关注他们的动向。”
策略既定,两人又详细讨论了加快项目进度的各项细节。离开研究所时,已近中午。贾长安站在古朴的研究所大楼前,看着街上车水马龙,阳光有些刺眼。他知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
他没有直接回“归处”,而是约了赵安邦在鼓楼附近的一家茶馆见面。他将情况(隐去了林薇的部分,只说是可能来自上海竞争对手的恶意抄袭)和想法告诉了赵安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归处是长安请大家收藏:(m.20xs.org)归处是长安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