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用来唤醒沉睡频率的钥匙。
“我要在这里建一座新的静音台。”他忽然说,“不用合金支架,也不依赖外部供电。
′它要完全由本地材料建造,依靠孩子们的声音维持运转。”
格桑看着他:“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将不再控制它。”丁元英平静道,“一旦建成,它就会自主演化。可能会吸引未知信号,也可能引发现实层面的扰动。但我相信,有些风险,值得承担。”
两人对视良久。
最终,格桑点头:“村民愿意出工。他们说,只要能让祖辈的声音回来,做什么都行。”
七日后,工程启动。
村民们自发组织施工队,搬运石料、夯实地基。孩子们每天放学后也赶来帮忙,用竹筐运送细沙和黏土。新建的静音台选址在山谷最高处,背靠千年古柏,面朝东方初升之日。
丁元英亲自参与设计,采用传统干栏式结构,屋顶铺设特制吸音瓦片,内部嵌入由旧录音设备拆解提炼的稀土磁环,形成天然谐振腔。
整个建筑无一根金属钉,全凭榫卯连接,宛如一座从大地生长而出的祭坛。
与此同时,国家非遗中心派来的专家组抵达怒江。
领队是一位年逾六旬的语言学家林教授,曾主持编纂《中国濒危语言图谱》。他在听完YN-09号录音样本后,久久不能言语。
“这不是简单的文化保存。”他喃喃道,“这是一种活态传承的突变。这些孩子不仅记住了语言,还在创造新的表达方式,他们的发音中枢似乎发生了功能性重组。”
他请求调阅全部数据,并主动提出协助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丁元英同意了,但附加一条要求:“请不要公开核心技术原理。让它保持‘不可解释性’。”
林教授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你害怕什么?科学解释不清的东西?”
“不。”丁元英望向远方雪山,“我怕的是,一旦被定义,它就死了。”
一个月后,新静音台竣工。
落成仪式当天,天空万里无云。十二名儿童手持各自录制的母语音频卡带,依次走入台内,将其放入中央凹槽。
当最后一张卡带归位,整座建筑内部忽然泛起一层淡蓝色微光,墙面缝隙中传出极其细微的共鸣声,如同万千低语同时响起。
技术人员监测到,方圆十公里内的地磁场出现规律性脉冲,频率稳定在7.83Hz,恰为地球舒曼共振基频。
而在三百公里外的昆明数据中心,AI系统自动生成了一份从未有人下达指令的报告:
检测到新型文明节点激活,
命名建议:“回响贰”
传播潜力评估:★★★★★
风险等级:未知
备注:建议列为国家级战略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永久禁止商业化开发。
丁元英站在台前,没有说话。
他知道,这场旅程远未结束。
那些被遗忘的声音,正在归来。
而他们所做的,不过是让世界重新学会倾听。
夜幕降临,繁星如织。
在云渡小学的教室里,小女孩又一次拿起麦克风,轻声唱起一首新编的歌谣。
这一次,她的声音穿过山脉,越过电网,融入风中,成为宇宙间最微弱却最坚定的振动。
而在遥远的城市高楼之间,某个正在加班的年轻程序员忽然停下敲击键盘的手指。
他听见耳机里传来一丝若有若无的童音。
清澈,遥远,像一场未曾做过的梦。
丁元英愣住,然后,默默打开了录音软件……
喜欢丁元英:五美倒追,扶贫狂卷万亿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丁元英:五美倒追,扶贫狂卷万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