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深冬,岁末的寒意如细密的针,透过厚重的棉袍,渗进骨髓。帝都笼罩在一片素白之中,街道上行人稀疏,连平日里喧闹的集市都透着几分冷清。然而,位于京城一隅、沉寂多年的南宫旧宅,今夜却透出难得的暖意与生气,如同寒夜中一盏温暖的灯。
高大的殿宇内,尘封多年的梁柱被仔细擦拭过,露出了底下温润的木纹。几盏巨大的宫灯悬挂在梁上,灯芯燃烧得正旺,将室内照得亮如白昼,连空气中漂浮的细微尘埃都清晰可见。大殿中央,一架特制的紫铜火锅稳稳架在熊熊炭火之上,火锅直径足有一丈,锅沿雕刻着繁复的缠枝莲纹,古朴而大气。锅内红油翻滚,咕嘟咕嘟地冒着泡,辣香混合着数十种药材的奇异芬芳蒸腾而起,弥漫在整个殿宇,令人食指大动,瞬间驱散了周身的寒意。
这锅底乃是老四澹台鹊精心调配的“百草归一锅”,耗费了他数日心血。汤中沉浮的不仅是寻常的辣椒、花椒,更有他特制的“百味同心丸”——那是以新鲜的牛肉糜、羊肉糜混合薯粉搓成,外皮莹润如玉,内里却各有乾坤:辛辣口味的丸子内裹着驱寒活血的“赤阳散”,食之能让人通体舒畅,驱散冬日寒气;麻爽口味的则内含疏通经络的“清风膏”,尤其适合久坐案前、气血不畅的文官;甚至连漂浮其间的枸杞、红枣,都用老四特制的安神补气药汁浸泡过,可谓一口汤底,百味俱全,亦食亦补,兼顾了美味与养生。
新帝澹台烬褪去了平日的龙袍衮服,只着一身玄色常服,衣料柔软舒适,衬得他少了几分帝王的威严,多了几分寻常父亲的温和。他坐在主位,手中端着一杯温热的米酒,神态轻松地看着围在火锅边的五个儿子。此刻,五个少年早已没了往日的规矩,正为争夺锅中翻滚的、以鲜嫩鱼肉捶打而成的“玲珑鱼丸”而“战况激烈”,场面热闹非凡。
老二澹台战嫌玉筷纤细不便,索性操起平日练功用的白蜡木门栓,那门栓足有手臂粗,在他手中却灵活自如。只见他手腕一抖,门栓精准地串起三颗圆润的鱼丸,得意洋洋地举起来,对着兄弟们挑眉:“瞧瞧,还是我的法子最管用!”说着便要往嘴里送,却被身旁的老三伸手拦住。
老三澹台墨捧着那本厚重的《周礼》,不知何时竟将其权当滤勺,小心翼翼地兜着两颗刚涮好的丸子,口中还念念有词:“《周礼?天官》有云‘笾豆之事,则有司存’,饮食当有章法,岂能如此粗鲁?当以礼规范涮煮之法,方能品其真味。”他一本正经地说着,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老五澹台铢的法子更是绝妙。他掏出自己那宝贝的金算盘,毫不犹豫地将其浸入滚汤中,利用算珠之间的间隙打捞细滑的粉丝。他一边捞,眼睛还紧紧盯着算盘,手指无意识地拨动算珠,似乎在计算哪一筷子捞到的粉丝最多、性价比最高,那副精打细算的模样,活脱脱一个小账房先生。
老大澹台玄最为沉稳,他一边用长筷夹起一片薄如蝉翼的霜降鹿肉,在滚汤中轻轻涮了几下,一边将几页刚起草完毕、墨迹未干的《刑律疏议》草稿垫在滚烫的锅沿下,笑道:“借此热力,墨迹干得快些,不耽误明日呈给父皇审阅。”他心思缜密,连吃饭的功夫都不忘公务。
一家人围炉而坐,欢声笑语不断,气氛温馨而热闹,暂时抛却了朝堂的纷扰与宫廷的规矩,只剩下寻常家庭的温暖与惬意。
上首主位,南宫诀身着洁净的灰色布袍,布料虽普通,却浆洗得干干净净。他雪白的长须梳理得一丝不苟,垂在胸前,更显仙风道骨。他安然端坐,任凭小小的澹台星趴在他膝头,用沾满了芝麻酱料汁的小手,好奇地抓弄他垂下的长须。老者非但不恼,浑浊的眼眸中反而流露出难得的慈祥与追忆,仿佛看到了年少时的自己。
他颤巍巍地从怀中掏出一个鎏金镶宝的拨浪鼓,鼓身有些陈旧,边角处的鎏金已微微磨损,但上面镶嵌的宝石依旧散发着温润的光泽。他轻轻摇动拨浪鼓,“咚咚咚”的鼓声清脆悦耳,竟还散发出一缕淡淡的、似檀似药的宁神香气,那是用特殊药材浸泡过的鼓面所致。
“百多年前,也是这样的雪夜,就在这老宅里,”老人的声音悠远而低沉,带着岁月的沧桑,将众人的思绪带回了那段尘封的家族记忆里,“你们的曾祖奶奶,南宫家的老夫人,便是这样摇着拨浪鼓,哄着当时还是稚童的老夫,围坐在炭炉边,吃着一锅热气腾腾的羊肉馎饦。那时的炉火,也像今日这般旺,那时的笑声,也像今日这般暖……”
众人静静听着,心中满是感慨,仿佛穿越了百年时光,看到了南宫家昔日的温馨场景。
正说着,翻滚的红汤锅中,忽然咕嘟咕嘟冒起一连串密集的气泡,比寻常气泡更大、更急。紧接着,一颗硕大饱满、色泽深红、表面隐隐刻有展翅朱雀暗纹的肉丸缓缓浮起,在汤浪中沉浮,格外醒目,与周围的丸子截然不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五个皇兄团宠我,太子爹他慌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五个皇兄团宠我,太子爹他慌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