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楼”贡点以次充好、欺君罔上的消息,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一瓢冷水,瞬间在汴京炸开了锅。昔日门庭若市、被誉为行业泰斗的“八珍楼”总店,一日之间变得门可罗雀,朱漆大门上甚至被不知何人泼了污秽,昔日鎏金招牌蒙尘,一派凄凉景象。官府衙役进驻查封账目,伙计人心惶惶,苏家上下乱作一团。苏清远本人虽未被立即下狱,但已被限制离府,接受盘查,昔日威风荡然无存。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斜对面的“林记”食坊,生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好奇的、看热闹的、乃至以往“八珍楼”的老主顾,纷纷涌向这家不久前还备受打压的小店,想亲眼看看这扳倒了行业巨擘的“林记”究竟有何魔力。铺子里人满为患,点心供不应求,阿福阿贵跑断了腿,林老实收钱收到手软,连石猛都不得不亲自出面维持秩序。
“瞧瞧!这就是‘林记’!连‘八珍楼’都斗不过!”
“听说他家点心用料极讲究,连宫里都……”
“啧啧,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议论声中,充满了对胜利者的好奇与对败落者的唏嘘。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盛况”,林小满却异常冷静,甚至带着一丝隐忧。她深知,这表面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赵琰的警告言犹在耳——孙党必会反扑!这汹涌的人流中,谁能保证没有混入孙御史或苏家派来的探子、甚至死士?眼下“林记”风头太盛,无疑成了众矢之的。
她严令石猛和阿福等人,必须更加警惕,对陌生面孔格外留意,加强夜间巡查,尤其是后厨和仓库重地。同时,她严格控制点心的产量和质量,绝不因需求大增而粗制滥造,反而更加注重细节,确保每一份出自“林记”的点心都维持高水准。她甚至在店内显眼处贴出告示,委婉表示“本店力薄,每日供应有限,恳请各位客官海涵”,意在适当降温,避免过度扎眼。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八珍楼”倒台的第三天,一位意想不到的访客上门了。来的是一位身着绸衫、面带精明之色的中年人,自称姓钱,是“八珍楼”的二掌柜(苏清远心腹已被拘查,此人算是暂时主事者)。
钱掌柜全然没了往日的倨傲,脸上堆满近乎谄媚的笑容,对林小满拱手道:“林东家,恭喜恭喜!如今‘八珍楼’遭此大难,乃是咎由自取。放眼汴京,点心行当,今后当以‘林记’为尊了!”
林小满心中警惕,面上不动声色:“钱掌柜言重了。‘林记’小本经营,不敢当此谬赞。不知掌柜今日前来,有何指教?”
钱掌柜搓着手,干笑两声,压低声音道:“不瞒林东家,如今‘八珍楼’群龙无首,库存积压,伙计离散,眼看就要垮了。苏家……苏家愿将‘八珍楼’的部分铺面、存货,乃至……一些老主顾的渠道,折价转让给‘林记’,只求换些现银,渡过难关。不知林东家……可有兴趣?”
吞并“八珍楼”?林小满心中一震!这诱惑不可谓不大。若能接手“八珍楼”的优质资产,“林记”无疑将一跃成为汴京点心行业的霸主!但,这真的是馅饼吗?还是又一个裹着蜜糖的毒药?
她立刻联想到赵琰提供的、关于“八珍楼”与光禄寺少卿李贽等官员利益输送的线索。“八珍楼”这潭水太深,其资产背后不知牵扯多少见不得光的关系和债务。贸然接手,无异于引火烧身,很可能正中了孙党设下的圈套——将那些烫手山芋和潜在罪名一并甩给她!
想到这里,林小满断然摇头,语气坚决:“钱掌柜的好意,民女心领了。但‘林记’根基尚浅,能力有限,实在无力承接‘八珍楼’的产业。此事,请恕难从命。”
钱掌柜没料到林小满拒绝得如此干脆,脸上闪过一丝错愕和阴沉,又勉强劝了几句,见林小满态度坚决,只得悻悻离去。
林小满清楚,这试探性的“求和”或“嫁祸”被拒后,对方接下来的动作,恐怕就不会这么“温和”了。
果然,仅仅过了一日,风波再起。先是税务司的小吏再次上门,这次不再是补税,而是“核查近期营业额暴增是否如实申报”,虽未抓到把柄,却也是一种持续的骚扰。接着,市井间开始流传新的谣言,说“林记”之所以能扳倒“八珍楼”,是因“攀附权贵,用了不光彩的手段”,甚至影射林小满与某位王爷关系暧昧。这些流言恶毒且难以辩驳,试图从道德层面抹黑“林记”。
更令人不安的是,石猛发现,铺子周围监视的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而且换了一批更加精干、行迹更隐蔽的生面孔,眼神锐利,不似寻常地痞。林小满知道,这很可能就是孙御史派来的专业眼线。
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感,笼罩着“林记”。表面的繁荣之下,危机四伏。
就在林小满苦苦支撑,应对明枪暗箭之际,赵琰那边的消息再次通过隐秘渠道传来。这次的信息更为具体和惊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汴京早餐合伙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汴京早餐合伙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