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远那份措辞客气却暗藏机锋的“素宴”请柬,如同一封战书,让“林记”后院刚刚因新品成功而稍显轻松的气氛骤然紧绷起来。赴宴,无疑是深入虎穴,吉凶难料;不赴,则显怯懦,刚刚树立的“素点大家”名声必将受损。林小满深知,这已不仅仅是点心技艺的比拼,更是双方品牌影响力与战略眼光的一次正面碰撞。
“姑娘,这分明是场鸿门宴!苏清远定然布下了天罗地网,就等着您去出丑呢!”石猛忧心忡忡,极力劝阻。
林老实更是急得团团转:“小满啊,咱可不能去啊!那‘八珍楼’是什么地方?吃人不吐骨头啊!”
连一向沉稳的阿福阿贵也面露惧色。
林小满端坐于堂中,指尖轻轻摩挲着请柬上烫金的“八珍楼”字样,目光却异常沉静。她脑海中浮现的,是赵琰那句“价值之战,在于人心”,是她为“林记”规划的差异化之路。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对手的气焰更加嚣张。既然“素”已成为“林记”的新标签,那么这场关于“素”的论战,她就必须迎头赶上,而且要赢得漂亮!
“爹,石大哥,你们不必担心。”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苏清远设此宴,是想在‘素’字上做文章,打压我们。但他忘了,‘素’之精髓,在于‘本真’与‘意境’,而非食材的堆砌或浮夸的技法。这正是我们的长处!此宴,非但要去,还要借此机会,让汴京真正懂行的人看看,什么才是‘素’之真味!”
她并非盲目自信。这些日子对“山野素心”系列的潜心钻研,让她对素食的理解远超寻常厨者。她决定,不仅要赴宴,还要带去一款足以惊艳四座、并能完美诠释“林记”理念的新品。
时近清明,万物复苏,艾草初生。一个绝妙的灵感在她心中涌现——制作“清明艾草青团”!这款点心,不仅应和节气,富有文化内涵,更能将“素”之清雅与春之生机融为一体。而且,艾草随处可见,成本低廉,却能化平凡为神奇,最能体现她的功力。
决心已定,她立刻着手准备。一方面,她让石猛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八珍楼”此次素宴的具体流程、受邀的评委是哪些人(无非是些与苏家交好的美食评论家、老饕或致仕官员),做到知己知彼。另一方面,她亲自带领阿福阿贵,去汴京郊外采摘最鲜嫩的野生艾草,并开始秘密研制“艾草青团”。
这款青团,她力求至精至美。艾草汁的萃取要恰到好处,既保留清香,又去除苦涩;糯米粉与籼米粉的比例要反复调试,确保口感软糯Q弹却不粘牙;馅料的选择更是关键,她摒弃了传统的甜腻豆沙,创新地采用了春笋丁、香菇末、豆干碎炒制的咸鲜馅料,以及另一款低糖红豆沙混合陈皮丝的甜馅,一咸一甜,兼顾不同口味,且都突出食材本味,清爽不腻。最后,用新鲜粽叶垫底蒸制,出笼时碧绿如玉,带着艾草与粽叶的复合清香,诱人至极。
就在她紧锣密鼓筹备之际,那位曾受过恩惠、如今在瓦舍说书的周先生,听闻“林记”受邀参加“八珍楼”素宴,主动找上门来。
“林姑娘,听闻您要去‘八珍楼’赴那‘素宴’?”周先生压低声音,“我有个徒侄,就在‘八珍楼’后厨帮杂,听说……苏清远这次请来了江南素斋名刹‘静心庵’的掌勺师父,要做一道失传已久的‘仿荤素宴’,排场极大!您可要万分小心啊!”
仿荤素宴?林小满心中一动。即以素料模仿荤菜形味,工艺繁复,力求以假乱真。这确是素菜中的高深技法,但……这真的是“素”的真谛吗?追求形似鱼肉鸡鸭,岂不是落了下乘,背离了清静自然的初衷?这反而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返璞归真,彰显时令与本味。
她谢过周先生,并灵机一动,委托他一件事:“周先生,可否请您和您的朋友们,在坊间茶肆,多讲讲咱们汴京的节气习俗,尤其是这清明时节的饮食文化?比如,这艾草青团,有何来历,有何寓意?”她希望借助民间舆论,先为她的“节气限定”概念造势,抢占文化制高点。周先生欣然应允。
素宴之日,终于到来。“八珍楼”总店张灯结彩,宾客云集,皆是汴京有头有脸的人物。苏清远一身锦袍,满面春风,亲自在门口迎客,见到一身素雅布衣、只带着石猛前来的林小满,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随即换上虚伪的笑容:“林姑娘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快请进!”
宴席设于“八珍楼”顶层的“赏心轩”,布置极尽奢华。受邀的评委和嘉宾已依次落座,交头接耳,气氛热烈。林小满被引至末座,位置偏僻,显然是有意轻慢。她并不在意,静心观察。只见席面中央,已摆满“八珍楼”制作的各色素点,造型逼真,有“素红烧肉”、“素糖醋鱼”、“素佛跳墙”等,色泽鲜艳,几可乱真,引得众人啧啧称奇。一位身着灰色僧衣、面容肃穆的老师太端坐一旁,想必就是那位静心庵的掌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汴京早餐合伙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汴京早餐合伙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