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子留下的那锭黄澄澄的金子,静静躺在“林记”食铺那张略显斑驳的木桌上,在清晨的阳光下,折射出诱人而沉重的光芒。它不仅仅是一笔突如其来的横财,更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汴京东市尾巷这片小小的水域,激起了千层浪。
围观的人群尚未完全散去,惊叹声、议论声、猜测声交织在一起,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锭金子和林小满身上,充满了羡慕、好奇,甚至是一丝难以言喻的敬畏。林家这丫头,是真的得了贵人的青眼了!
林老实和王大娘手足无措地看着那锭金子,想碰又不敢碰,脸上交织着狂喜和惶恐。“小满……这……这真是给咱们的?”林老实的声音都在发抖。十两银子就能逼得他们差点家破人亡,这一两金子,相当于一百两银子,是他这辈子都没见过的巨款!
林小满的心跳也同样急促,但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深吸一口气,上前小心地拿起那锭金子。入手沉甸甸的,冰凉的触感却让她感到一阵烫手。她清楚地知道,这金子背后,是赵公子那双深邃难测的眼睛,以及随之而来的、无法预估的福祸。
“爹,大娘,先把铺子收拾好,正常做生意。”林小满将金子紧紧攥在手心,低声对父亲和王大娘说道。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乱。
她迅速将金子收进内室藏好,然后深吸几口气,调整好表情,重新回到铺面,脸上挂着尽量自然的笑容,对还在张望的街坊们说道:“多谢各位乡亲关心,一点小事,大家继续用早饭吧。”
她的镇定感染了林老实和王大娘,两人也勉强压下激动,继续招呼客人。但气氛已然不同,每个人看“林记”的眼神都多了些什么。“林记”不再仅仅是那个味道好点的小食铺,它背后似乎有了某种神秘的靠山。
然而,林小满眼角的余光,始终没有错过街角那个悄然离去的身影——“八珍楼”钱管事那意味深长的最后一瞥。那眼神,绝非善意,更像是猎人发现了值得认真对待的猎物时的审视与算计。
赵公子的赏识,如同一道金光闪闪的护身符,却也像一块吸引猛兽的鲜肉。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林记”的生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赵公子一掷千金的故事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整个东市,甚至更远的地方。许多人并非单纯为了美食而来,更多的是出于好奇,想看看这家能让贵人留下重赏的小铺子究竟有何神奇。
“如意套餐”销量激增,茶叶蛋和翡翠烧卖更是供不应求。排队的人群延长到了巷口,其中不乏一些穿着体面、看似家境殷实的人。王大娘收钱收到手软,林老实忙得脚不沾地,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收入暴增,林小满却不敢有丝毫松懈。她将那锭金子小心收好,并未轻易动用,日常经营仍依靠正常的流水。她深知,这突如其来的名声如同空中楼阁,若没有扎实的根基,一阵风就能吹倒。她更加严格地把控食材质量,反复叮嘱父亲和王大娘注意卫生和服务态度,绝不能因忙碌而降低标准。
同时,她利用【货源感知(初级)】的技能,更加细致地筛选鸡蛋、小米等原料,并与之前建立的那几条隐蔽供应渠道的农户加深联系,预付了部分定金,确保了货源的稳定和优先供应。她必须趁着眼下这波势头,尽快夯实基础。
但风浪,终究还是来了。
首先发难的,是原料市场。林小满派林老实去常去的集市采购面粉和猪肉时,发现几家熟悉的供货商要么推说缺货,要么将价格抬高了近三成,言语间支支吾吾,眼神闪烁。显然,是有人打了招呼,要掐断“林记”的普通供应链。幸好林小满早有准备,主要依赖自家开发的隐蔽渠道,才未受太大影响。但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紧接着,是流言。市井间开始流传一些闲话,说“林记”的吃食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加了“秘制大烟壳”或是“南洋邪香”,所以才让人吃了上瘾;还有人说看见林家半夜往外倒药渣,怀疑他们用不清不楚的东西做食材。这些流言恶毒且难以辩驳,虽然大部分老主顾不信,但也难免让一些新顾客心生疑虑。
最让人不安的是,铺子周围开始出现一些形迹可疑的陌生面孔。他们不买东西,只是远远地盯着,交头接耳,或是在打烊后,在铺子前后转悠。有一次,王大娘甚至发现后院的柴火有被人翻动过的痕迹。
林小满心中警铃大作。她知道,这是“八珍楼”开始动手了。商业打压、舆论抹黑、暗中窥探,一套组合拳下来,若是寻常小店,恐怕早已难以支撑。
“小满,这可咋办啊?那些人看着就不像好人!”林老实忧心忡忡。
“要不……咱们把那金子还给赵公子吧?太扎眼了!”王大娘也害怕。
林小满摇了摇头,眼神坚定:“爹,大娘,现在退缩已经晚了。金子只是个引子,就算没有它,‘八珍楼’也不会放过我们。咱们现在只能向前,没有退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汴京早餐合伙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汴京早餐合伙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