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征西与郑云鹏带着侦查连出发前往报福镇后,夹浦镇显得安静了些许。没过几天,新四军方面通过顾复兴传来了确切消息:第六师谭师长同意与陈宇会面。
得知是新四军第六师的谭师长亲自出面,陈宇心中不免有些震动。谭师长是新四军在苏南地区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能够直接与军部首长对话的高级将领。这样的人物亲自约见自己这样一个挂着忠义救国军头衔、实则半独立的支队司令,其重视程度和潜在意图,都让陈宇不得不深思。
会面地点,经过双方谨慎协商,定在了宜兴太华山区一处名为“砺刃峪”的偏僻山坳里。这里地处两军活动区域的交界,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既便于隐蔽,也体现了双方的诚意与对等的地位。
临行前,陈宇与李文斌、朱希商议。
“这次见面非同小可,我们得备些礼物,既不能显得小家子气,也要实用。”陈宇说道。
李文斌想了想:“司令,咱们仓库里不是有二十多支缴获的日军‘南部十四年式’手枪吗?弟兄们都嫌这‘王八盒子’性能不可靠,容易卡壳,除了样子好看,还不如咱们的驳壳枪实用,一直闲置着。不如挑二十支品相好的作为礼物?”
朱希补充道:“光是手枪恐怕分量不够。我看再加上两挺歪把子轻机枪吧。虽然我们也缺机枪,但这既能显示我们的诚意,也表明我们是有实力的合作对象。”
陈宇觉得有理,拍板决定:“就按你们说的办!礼物不能寒酸,要让他们看到我们的诚意和家底。”
于是,陈宇带着李文斌、朱希,以及一个警卫排,携带着用木箱装好的二十支南部手枪和两挺歪把子轻机枪,悄然离开了夹浦镇,前往砺刃峪。新四军方面,则由谭师长亲自带队,太湖支队的顾复兴、徐明政委,以及一位名叫刘滔、看起来精明干练的干部一同出席,同样带了必要的警卫人员。
在峪中一处相对平坦的林间空地,双方人马相遇。谭师长年约四旬,身材不算高大,但目光锐利,神态沉稳,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灰色军装,打着绑腿,显得精干而朴实。
“陈司令,久仰大名了!”谭师长主动迎上来,热情地伸出手,言语间没有丝毫架子。
“谭师长,您太客气了!劳您亲自前来,陈某实在惶恐。”陈宇连忙上前握手,态度恭敬而不失气度。
双方简单介绍了随行人员。陈宇这边是李文斌、朱希;新四军那边除了顾、徐,重点便是那位刘滔同志,谭师长特意说明,今后将由刘滔同志具体负责与陈宇部的联络协调工作。
寒暄过后,陈宇让手下将礼物呈上。“谭师长,初次见面,一点小小意思,不成敬意,主要是些缴获的战利品,还请贵军笑纳。”
当油布打开,露出二十支擦拭一新的日军手枪和两挺闪着蓝光的歪把子机枪时,谭师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陈司令果然豪气!这份礼物可不轻啊,特别是这两挺机枪,正是我们部队急需的,我代表六师将士,谢谢陈司令了!”
新四军方面也准备了回礼。几名战士抬上来几个木箱,打开一看,是黄澄澄的子弹和黑沉沉的地雷。
“陈司令,知道贵部近来作战辛苦,弹药消耗大。”谭师长指着礼物说,“这是我们兵工厂自己生产的三千发七九步枪子弹,还有一百颗我们自制的铁壳地雷。东西不多,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你们能够生产子弹和地雷?”陈宇拿起一颗地雷,仔细端详,虽然做工略显粗糙,但结构完整,引信俱全,不禁大感惊讶和兴趣,“贵军竟然能自己生产这个?”
“是啊,”谭师长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我们六师有自己的修械所,不仅能修理步枪、机枪、掷弹筒,还能复装子弹,制造手榴弹和这种碰发式地雷。我们在茅山的兵工厂,规模更大一些,甚至能制造小钢炮和生产炮弹。”
他看着陈宇,语重心长地说:“陈司令,在敌后坚持抗战,光靠缴获和等待上级补充,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时候远水难救近火。我们必须更多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办法自给自足,哪怕一开始只能从最简单的维修和复装子弹做起。”
这番话深深触动了陈宇。他回想起自己部队因为弹药匮乏,在防守战中的捉襟见肘,不由得连连点头:“谭师长所言极是!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瞒您说,看着仓库里那些因为损坏而无用的武器,我就心疼。回去之后,我一定想办法,也搞起我们自己的修械所!”
谭师长点点头,但话锋一转,指出了更深层的问题:“陈司令有这个想法很好。但是,光有想法和几个技术人员还不够。你看我们新四军,之所以能维持这些修械所、兵工厂,靠的是成千上万根据地群众的支援,是靠地下战线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从敌占区筹集钢材、硫磺、机床等物资。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地下运输线,单靠部队自身,是很难维持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守仓库,我在川军造王牌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守仓库,我在川军造王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