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薄雾如纱,临安城的青石板路上传来清脆的马蹄声。陈宇带着特务连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城中,这一趟吴兴之行,虽不过数日,却在他心中激起了层层波澜。四大队那种灵活机动、神出鬼没的作战方式,与他过去固守据点、被动防御的打法形成了鲜明对比。他站在司令部的院子里,望着东方渐白的天空,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传令下去,所有大队长、中队长,即刻到指挥部开会。”陈宇对身边的传令兵吩咐道,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芒,那是一种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从反思中找到出路的坚定。
半个小时后,指挥部内坐满了各级军官。这些跟随陈宇出生入死的弟兄,有的刚从闲林埠的惨烈战场上撤下来,身上还带着未愈的伤痕;有的则是一直在后方整训,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陈宇环视着这些熟悉的面孔,缓缓开口:“这一次去吴兴,我学到了很多。我们过去那种固守据点、被动挨打的战术,该改一改了。”
他走到墙上的军事地图前,手指划过青山镇、青云镇周边的区域,声音沉稳而有力:“从今日起,一大队、二大队以中队甚至排为单位,分散出击。目标很明确——专找日本人薄弱的后勤补给线和单独行动的小规模部队下手。”
赵铁柱闻言立即站了起来,粗声粗气地说:“支队长,这样分散兵力,万一鬼子大举来犯,我们如何抵挡?”这个一向以勇猛着称的汉子,脸上写满了担忧。
“问得好。”陈宇示意他坐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但我们不能总是被动防御。鬼子的大部队行动缓慢,我们的小股部队却能来去如风。记住,我们要像水一样流动,让敌人捉摸不透我们的行踪。他们来了,我们就散;他们散了,我们就聚。我们要让鬼子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李文斌若有所思地点头:“支队长说得对。我们在闲林埠吃了大亏,就是因为太过依赖固定阵地。如果能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不仅能减少损失,还能让鬼子防不胜防。”他的语气中带着深深的反思,闲林埠的惨痛教训让他明白,改变是唯一的出路。
陈宇详细部署了各部队的行动区域和作战原则,特别强调:“记住三条:第一,不打无把握之仗;第二,打了就走,绝不恋战;第三,保存实力为主,歼敌为辅。”他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仿佛在每个人心中点燃了一盏明灯。
会议持续了一个上午。军官们或兴奋、或忧虑,但都明白这是必然的选择。当众人陆续离开时,陈宇特意叫住了赵铁柱和李文斌。
“铁柱,文斌,”陈宇神色凝重,“这次战术调整关系重大。你们要特别注意战士们的政治工作,很多弟兄习惯了固守据点,突然要分散游击,难免会有顾虑。”
“放心吧,支队长。”李文斌郑重承诺,“我们会做好解释工作,让每个战士都明白这样打的好处。”
赵铁柱也拍着胸脯保证:“我这就回去部署,保证让小鬼子尝尝咱们的厉害!他们不是仗着武器好、人多吗?咱们就专挑他们的软肋打!”
送走两位大队长,陈宇独自站在地图前沉思。他知道,这一改变意味着部队将面临全新的挑战,但也是必须迈出的一步。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映出斑驳的光影,就像他此刻的心情,既有光明,也有阴影。
就在他凝神思索之际,卫兵突然来报:“支队长,外面有人求见,说是您的故交。”
陈宇不疑有他,吩咐请进来。然而当来人走进指挥部时,陈宇的心猛地一沉——那人虽然身着便装,但举止间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日本武士气质。他的步伐沉稳,眼神锐利,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经过严格训练的痕迹。
“陈先生,久仰大名。”来人用流利的中文说道,微微欠身,“在下竹内健次,新任梅机关驻浙北联络官,以后陈先生的联络事宜就由在下负责。”
陈宇强压住心中的震惊,面上却不动声色:“梅机关?恕我孤陋寡闻,不知阁下所为何来?”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思考着这个突如其来的访客可能带来的影响。
竹内健次从容不迫地在陈宇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我军整合在华情报机关,在上海新成立了梅机关。从今往后,陈先生与我方的联络,都将由梅机关负责,以前和宪兵司令部合作的不愉快的事,不会再发生了。”他的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陈宇心中警铃大作。他深知日本人此举绝非简单的人事调整,背后必然有着更深层的考量。然而令他意外的是,竹内健次并没有提出任何具体要求,只是简单交代了今后的联络方式,便起身告辞。
“陈桑,后会有期。”竹内健次在门口微微躬身,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那笑容中似乎藏着千言万语,却又什么都不说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守仓库,我在川军造王牌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守仓库,我在川军造王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