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和朱希随同一中队行动。当队伍行进到丁山镇外的石桥上时,东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镇子的轮廓在晨曦中渐渐清晰,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几处早起的炊烟袅袅升起,好一派江南水乡的宁静景象。桥下的河水静静流淌,映着天边初现的霞光。
然而,这份宁静很快就被打破。
砰!砰!
突然,镇子里传来几声枪响,紧接着枪声变得密集起来。
怎么回事?朱希脸色一沉,战斗提前打响了?
不一会儿,一名通讯兵从镇子里飞奔而来,气喘吁吁地报告:大队长,一中队在镇子东街和敌人交上火了!
是胡肇汉的部队吗?朱希急忙问道。
不!是鬼子!通讯员的回答让两人都吃了一惊,这些鬼子应该就是胡肇汉这次花重金,请宜兴的宪兵队派来随行保护的。现在这支日军小队正依托镇上的小庙进行抵抗!
陈宇立即对朱希说:命令特务连那个排上去增援!日军装备精良,单靠一中队恐怕难以快速解决战斗。
朱希点头,随即下达命令。特务连的战士们如猛虎下山,迅速冲向枪声最激烈的方向。这些战士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战术动作干净利落,很快就与一中队形成了合围之势。
镇子东街的小庙前,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日军一个小队约三十余人,凭借着坚固的庙墙和精良的武器负隅顽抗。九二式重机枪的射击声格外刺耳,压得一中队的战士们抬不起头。子弹打在青石板上,溅起一串串火花。
一中队中队长叶成忠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兵,他见强攻难以奏效,立即改变战术。
用手榴弹!掷弹筒准备!叶成忠大声命令,二排从侧面迂回,用火攻!
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几枚手榴弹同时投向庙墙后的日军阵地,爆炸声震耳欲聋。与此同时,迂回到侧翼的战士点燃了沾满煤油的布团,投向庙宇的木质窗棂。火势很快蔓延开来,浓烟滚滚。日军在庙内陷入混乱,有人想要救火,有人还在继续射击,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陈宇和朱希赶到前沿阵地时,正好看到这一幕。
叶成忠打得不错。陈宇赞赏道,懂得灵活运用战术。
朱希笑道:这小子跟着我打了三年游击,早就不是当初那个愣头青了。去年在长兴那次战斗中,他就用火攻端掉了日军的一个碉堡。
在火力压制和火攻的双重打击下,日军的抵抗渐渐减弱。特务连的战士们趁机发起冲锋,与一中队一起杀入庙内。战士们在浓烟中与日军展开白刃战,喊杀声、枪声、爆炸声响成一片。
短兵相接的战斗异常惨烈。庙宇内枪声、呐喊声、兵器碰撞声响成一片。经过约半小时的激战,庙内的枪声终于停息。战士们开始清理战场,确认每一个倒下的敌人。
叶成忠满身烟尘地从庙里走出来,脸上带着胜利的喜悦:报告大队长、陈支队长,战斗结束!共打死打伤鬼子和伪军四十多人,胡肇汉和鬼子小队长都被我们击毙了!我们在后殿发现了胡肇汉的尸体,这个汉奸还想从后门逃跑,被我们的战士当场击毙。
朱希重重地拍了拍叶成忠的肩膀,干得漂亮!
陈宇关切地问:部队伤亡如何?
牺牲五人,伤十二人。叶成忠的声音低沉下来,都是好兄弟啊...特别是新兵小王,为了掩护战友,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一颗手榴弹...
这时,战士们从庙里抬出了缴获的武器:一挺九二式重机枪、一部掷弹筒,还有十多支步马枪和大量弹药。这些武器在晨曦中闪着冷冽的光芒。
看着这些战利品,朱希既喜又忧:立即打扫战场,宜兴的鬼子随时可能出城增援。二十分钟后全体撤离!
战士们迅速行动开来。有人负责收集武器弹药,有人负责安置伤员,还有人负责将阵亡战友的遗体妥善安置。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显然已经习惯了这种快打快撤的作战方式。医务兵小张流着眼泪为牺牲的战友整理遗容,旁边的老兵默默拍了拍他的肩膀。
陈宇站在小庙前,望着忙碌的战士们,心中感慨万千。这次战斗让他对游击战有了全新的认识。四大队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一旦得手,立即转移,绝不给敌人报复的机会。这种战术虽然不能立即收复失地,但却能持续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
怎么,陈支队长有什么感触?朱希走过来问道。
陈宇回过神,诚恳地说:这次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你们这种打法,既能够有效打击敌人,又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相比之下,我把一大队、二大队焊死在青山、青云两个镇子上,实在是太过被动了。我们总是等着日军来进攻,然后被动防御,这样打下去,再多的兵力也经不起消耗。
朱希点点头:我们也是吃了很多亏才总结出这些经验。在这一带活动,如果不能做到来去如风,早就被日军吃掉了。记得最开始我们也想过建立固定根据地,但很快就发现,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死守一地等于自寻死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守仓库,我在川军造王牌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守仓库,我在川军造王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