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心中一动,暗想:鬼子果然打了折扣。按照约定,应该是四十八根大黄鱼才对。这笔账,下次得好好跟他们算算,得让小鬼子知道,他们欠着自己的债。
二中队顺利接管了伪县政府和警察局,控制了局内的伪警察,缴获了大量档案文件。三中队和五中队牢牢控制着城墙和城门,临安城已经完全在第四大队掌控之中。
此战竟然没有击毙一名鬼子,只有保安队的十几人在攻城中被炮火或者流弹所伤,还虏了三十名伪警察和九十多名保安队的人,进攻方四大队竟然没有一个人的伤亡,陈宇不经担心,这场戏会不会演得太假了,让上面的人产生怀疑就麻烦了。
在原日军宪兵队的办公室内,陈宇对郑云鹏说:立即向总部发报,汇报收复临安的战果。这可是忠义救国军首次收复县城,意义重大。
当电报传到七支队长汤毅盛和总部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什么?陈宇的第四大队收复了临安?汤毅盛难以置信地看着电报,就凭他们那点人马?这怎么可能!
总部同样持怀疑态度,立即通过军统潜伏在临安的情报人员核实。确认消息属实后,总部连夜派出了以特派员为首的工作组,七支队长汤毅盛也亲自带人赶往临安。
陈老弟,你这可是立了大功啊,给我们七支队长脸了!汤毅盛一见面就热情地握住陈宇的手,快说说,到底是怎么打下临安的?
陈宇早已准备好说辞:说来惭愧,我原本只是带着特务排侦察转移路线,发现临安守备空虚。本想佯攻牵制日军,让他们不要出城追击我们,为我们向吴兴转移争取时间,没想到鬼子兵力竟然如此空虚,开了几炮,没打一会儿,部队一冲锋,鬼子竟然弃城而逃。这完全是侥幸。
特派员仔细询问了战斗细节,虽然心存疑虑,但在确凿的战果面前也不得不承认第四大队的功劳,只能心里觉得陈宇真的走了狗屎运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临安城仿佛从一场噩梦中慢慢苏醒过来。这座曾经遭受重创的城市,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恢复过程。
浙西行署迅速采取行动,派遣了一位新任县长前来接管地方事务。这位县长姓王,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肩负着重振临安城的重任。
王县长到任后,立刻着手重建地方政府。原伪县政府的人员去向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是留用他们还是另作处置呢?这并非陈宇所能决定的,毕竟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旁观者,无权干涉这些事情。
然而,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经过几天的观察,百姓们惊奇地发现,这支进驻临安城的军队与他们以往所见过的完全不同。这些士兵们纪律严明,举止文明,对百姓们友善而亲切。他们不仅没有像其他军队那样欺压百姓,反而积极参与城市的重建工作,帮助居民们清理废墟、修复房屋。
这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军队形象,让临安城的百姓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们开始相信,这座城市将会在新的领导和军队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恢复往日的繁荣与生机。
老总,这鸡蛋您拿着吧。一个老农试探性地对巡逻的士兵说。
大爷,我们有纪律,不能白拿老百姓的东西。士兵笑着递过钱,该多少就是多少。
这样的场景在临安城中不断上演。更让人感动的是,第四大队还组织士兵帮助百姓修复战火中损坏的房屋,整修街道。清晨,还能能看到士兵们打扫街道的身影,让整个县城焕然一新。
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见到这样的军队。茶楼里,几个老人感慨地议论着,要是所有的军队都像他们这样,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然而,在这片祥和的表象下,陈宇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明白,临安的战略位置注定这里不会平静太久,内部的各种势力也在虎视眈眈,这次的功劳肯定要分出去不少。
站在宪兵队办公室的窗前,望着渐渐恢复生机的临安街道,陈宇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但他相信,只要赢得民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夜幕再次降临临安,但与往日的死寂不同,城中已经亮起了点点灯火。这是希望的光芒,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在昏暗的灯光下,陈宇开始筹划下一步的行动,在总部内部复杂的权力斗争中保持独立。这条道路注定不会平坦。
喜欢开局守仓库,我在川军造王牌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守仓库,我在川军造王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