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场干净利落的胜仗所带来的兴奋与疲惫,如同杯中烈酒,余味悠长,尚未完全从第四大队官兵的身心间消退。部队顺势转入了为期约十天的短暂休整期。井村营地之内,警戒哨位依旧森严,巡逻队的身影定时出现在各个隘口,但整体的氛围已不似战时那般弓弦紧绷,多了几分战后特有的、混杂着自豪与倦怠的松弛感。陈宇深知休整期之宝贵,抓住这段难得的间隙,全力投入到战利品的分配与部队的针对性整训之中。
最引人瞩目的战利品,莫过于那四具从日军手中缴获的八九式掷弹筒。这批足以显着提升连级单位火力的装备,被陈宇优先分配给战斗部队:赵铁柱的第一中队、李文斌的第二中队、周云翔的第三中队各分得一具,大队直属的特务排也获得一具,使得各主要作战单位都具备了初步的曲射火力支援能力。得到新装备的单位无不欢欣鼓舞。然而,喜悦之余,严峻的现实立刻浮出水面:专用的九一式榴弹(掷弹筒弹药)数量极其稀少,每具掷弹筒最终仅能分到寥寥三五枚,无疑是杯水车薪。幸而,在清点龙华禅寺和公路伏击战的缴获物资时,发现了一些配套的发射药包。这些药包可以加装在普通的九七式手雷上,临时充作替代弹药。虽然距离和精度不如专用榴弹,但总算解决了有无问题。这些宝贵的药包也被酌情分配给各中队,让他们至少能进行极为有限的实弹射击训练,不至于让这些珍贵的“步兵小炮”沦为中看不中用的摆设。接下来的几天,营地各处时常响起掷弹筒发射训练弹那独特的闷响声,士兵们在新任命的掷弹筒手带领下,围着新装备兴奋而又认真地学习瞄准、装填和击发要领,训练热情空前高涨。
休整与训练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约莫十来天后的一天午后,营地外围山顶的观察哨突然传来信号——有一支队伍正沿着山道向井村开来,打着明确的友军旗号。消息传开,营地顿时一阵骚动:期盼已久的补给运输队,终于到了!更令人惊喜与振奋的是,随行的不仅有总部派来的特派员,第七支队支队长汤毅生竟也亲自跋山涉水,莅临这个偏远的敌后基地!
这支队伍的到来,仿佛给井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瞬间点燃了全营地的气氛。运输队的骡马背上,满载着全体官兵日思夜想的物资。他们不仅带来了全大队三个月的足额粮饷——整整三万元沉甸甸的法币现钞,更重要的是,运来了大量急需的七九步枪弹、轻重机枪子弹、82迫击炮弹以及宝贵的药品和粮食补给。这些物资足以弥补前两次战斗的消耗,并能支撑部队未来三个月的基本作战与日常所需。看着一箱箱黄澄澄的子弹手榴弹、一颗颗沉重的炮弹、一袋袋雪白的大米和那些能救命的药品被小心翼翼地搬进加固过的仓库,官兵们的脸上无不洋溢着由衷的踏实感和喜悦的笑容,仿佛过节一般。
汤支队长与特派员抵达的当天下午,陈宇便在井村营地中央那片平整出来的空地上,组织了一场简朴却不失庄严的授奖仪式。全体官兵除执勤哨兵外,悉数列队肃立。每一个人的腰杆都挺得笔直,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眼神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军容整洁。总部特派员走到队列前方,面向全体官兵,庄严地宣读了以忠义救国军总指挥俞作柏将军名义签发的嘉奖令。嘉奖令中高度赞扬了第四大队在陈宇大队长的卓越领导下,主动寻歼日军,连战连捷,有力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特予全军通报表彰,以资鼓励。随后,在数百双眼睛的注视下,特派员将印制精美的嘉奖令正式文书和一个装有象征性五千元法币奖金的大红信封,郑重地交到陈宇手中。那一刻,队列中压抑已久的激动情绪瞬间爆发,化为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自豪与荣耀感洋溢在每一张年轻的、饱经风霜的脸上。
仪式结束后,陈宇当即下令全军加餐庆贺。炊事班老杨头拿出了运输队带来的整扇猪肉,配上周边村镇购买的土豆、萝卜,再加上缴获的日军牛肉罐头和蔬菜罐头,在大锅里咕嘟咕嘟地炖了满满几大锅油水十足、香气四溢的大杂烩,米饭更是管够。这一顿,让许久未见荤腥的弟兄们结结实实打了一次丰盛的牙祭,营地各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当晚,陈宇在指挥部那间最大的石屋内设下宴席,款待风尘仆仆的特派员和支队长汤毅生。第四大队的主要军官们——副大队长郑云鹏、三位中队长以及特务排长均作陪。因炊事班长老杨是跟着陈宇从山泉铺一路走出来的,宴席的菜肴便带上了浓厚的川味特色:一大盆红油飘香、鸡肉鲜嫩的凉拌鸡,一盘色泽油亮、肥瘦相间的回锅肉,一盘炸得酥脆、浇汁滋滋作响的锅巴肉片,一盆麻辣鲜香、鱼肉嫩滑的水煮鱼,还有自家腌制的、油光剔透的香肠腊肉拼盘。此外,也少不了浙西山地的风味:咸香有嚼劲的风吹肉、清爽的笋干炒肉、鲜嫩的清炒蕨菜、卤味十足的豆干等。宴席虽谈不上极尽奢华,但在敌后艰苦的环境下已算得上异常丰盛。席间,宾主双方觥筹交错,言谈甚欢。特派员再次转达了总部对第四大队的殷切期望,汤支队长则举杯勉励陈宇等人务必戒骄戒躁,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争取再立新功。陈宇率领部下军官们纷纷起身表态,言辞恳切,决心绝不辜负上峰的厚望与栽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守仓库,我在川军造王牌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守仓库,我在川军造王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