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清晨,金三鑫早早起床,换上了一身最干净整洁的衣服,怀揣着几分激动与忐忑,跟着韩师傅来到了城东的“茗香阁”。
茶楼门面古雅,进去后更是别有洞天。绕过前厅喧闹的散座,穿过一道月亮门,后面是一个个独立的雅间。韩师傅轻车熟路地领着金三鑫走进其中一个名为“听雨轩”的雅间。
雅间内布置清幽,燃着淡淡的檀香。已经有七八个人在了,男女老少皆有,衣着气质各异。有穿着中式褂子、手捻佛珠的老者,有戴着金丝眼镜、一副学者模样中年人,也有穿着时髦、却眼神精明的年轻人。看到韩师傅带着一个半大少年进来,众人都投来或好奇或审视的目光。
“老韩,可是有日子没来了。这位是?”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精神矍铄的老者笑着打招呼,目光落在金三鑫身上。
“李老。”韩师傅恭敬地欠了欠身,“这是我一个远房侄子,叫金三鑫,对咱们这些老玩意儿有点兴趣,带他来见见世面。”
金三鑫连忙学着韩师傅的样子,礼貌地向众人问好,然后便乖巧地站在韩师傅身后,眼观鼻,鼻观心,谨记韩师傅“多看多听少说话”的告诫。
聚会似乎有个不成文的流程。寒暄过后,便有人开始“亮宝”。
一位富态的中年人拿出一块巴掌大的黄玉玉佩,上面雕刻着蟠螭纹,宝光莹莹。“各位上眼,请代的黄玉蟠螭佩,玉质温润,雕工精湛,是个随身佩戴温养气血的好物件。”
金三鑫悄悄运转气感感知过去,那玉佩确实散发着一层柔和温润的气息,令人舒适,但似乎也仅此而已,并未有更特异之处。在座几人轮流上手观看,点评几句,多是夸赞玉质和工艺。
接着,那位戴着金丝眼镜的学者模样的中年人,取出一个卷轴,小心展开,是一幅山水画。“一幅明末清初的仿倪瓒笔意山水,虽非真迹,但笔力不俗,意境空灵,挂于书房可静心养性。”
金三鑫对书画一窍不通,但也能感觉到那画卷上带着一股清幽淡远的气息,与之前玉佩的温润不同。
随后,又有人展示了一串据说被高僧加持过的沉香木念珠,一颗颜色深邃的天珠等等。金三鑫一一感应,大多物品都带有或强或弱、或纯净或驳杂的“物气”,让他大开眼界,对“物气”的辨识和理解也深刻了几分。
轮到韩师傅时,他并没有拿出什么宝物,只是拱手道:“老朽手头没什么新鲜玩意儿,就是最近帮这位侄子打理些旧电器,倒是发现,有些老物件里的电子元件,排列组合暗合奇门之理,颇有意思。”他这话半真半假,既点了金三鑫的存在,又暗示了他并非完全的门外汉。
众人闻言,大多不置可否,显然对“旧电器”没什么兴趣。只有那位被称为李老的老者,多看了金三鑫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若有所思。
这时,那个穿着时髦、眼神精明的年轻人笑了笑,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金三鑫身上,带着几分戏谑:“韩老,您这侄子年纪轻轻,也对咱们这玄之又玄的东西感兴趣?不会是觉得这行当好玩,想来捡漏发财的吧?”
这话带着明显的轻视和试探。众人都看向金三鑫,想看他如何应对。
金三鑫心知这是考验,他不慌不忙,上前半步,对那年轻人微微躬身,语气平和却不卑不亢:“这位大哥说笑了。小子年幼学浅,不敢妄谈玄妙,更不敢奢望发财。只是觉得天地万物,各有其理,无论是古玉字画,还是金石电子,若能窥得其中一丝规律,便是莫大的乐趣。韩叔带我来看,是让我长见识的。”
他这番话,既承认了自己年轻学浅,又点明了自己是来学习而非捣乱,态度谦逊,理由也说得过去。
那年轻人愣了一下,没想到金三鑫应对得如此得体,倒不好再继续刁难,只是哼了一声,没再说话。
李老眼中赞赏之色更浓,开口道:“小朋友说得不错,格物致知,无论对象为何,能静心探究便是好的。来,喝杯茶。”
一场小小的风波就此化解。金三鑫暗暗松了口气,知道自己初步得到了认可,至少没有被立刻排斥出去。
聚会持续到中午便散了。临走时,李老特意对韩师傅和金三鑫说:“下个月初,有个小型的交流会,可能会有些不错的东西出现,你们若有兴趣,可以再来。”
回程路上,韩师傅对金三鑫的表现颇为满意:“小子,今天应对得不错。那个李老,是咱们市里真正懂行的老前辈,眼力毒,人脉广,能得他一句邀请,不容易。”
金三鑫心中欢喜,这次聚会,他虽然没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宝物或功法,但开了眼界,接触了圈子,还得到了下次的机会,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收获。
然而,刚回到工作室,一个坏消息就等着他。
李婉清焦急地迎上来:“金三鑫,不好了!百货大楼的陈经理刚打电话来,说‘迅捷电器’把他们告了!说我们提供的翻新机侵犯专利,要求柜台立刻下架我们的所有产品,还要赔偿他们的损失!陈经理压力很大,说可能要暂停和我们的合作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叫金三鑫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叫金三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