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卡文案缩减至120字,音频压缩至75秒,分享率提升26 %。
17点碰头会,两人把数据往桌上一摆,相视而笑——原来对方的世界,并不如想象中“不可理喻”。
12月22日,试宴前夜。
二七塔钟声敲过11下,大厅只剩最后一盏灯。
李明远还在后厨,用温度计测“侯级豆”中心温度——63℃,完美。他抬头,看见陈静雅抱着一台小型调光台进来,灯光从2700K缓缓降到2500K,像夕阳沉下一寸。
“试试?”她把遥控器递给他。
李明远按下“保存”,灯光定格,在两人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像两条交汇的河流。
“今天谢谢。”
他先开口,“要不是你提醒,我差点忘了‘礼’也需要温度。”
陈静雅笑,“我也得谢你,要不是你坚持,灯光再美,也照不出‘脆感’。”
沉默3秒,同时开口——“明天一起上台讲——”
话音撞在一起,又同时笑出声。李明远伸手,陈静雅击掌,清脆“啪”声,在空荡大厅里回荡,像给这场7天争吵,画上一个轻盈的句号。
12月23日,正式试宴。18位媒体人、博主、学者入席。流程无缝——
技艺:扒广肚出锅温度61℃,芡汁亮到能映出屋顶灯;
文化:每道菜故事75秒,二维码扫码分享,现场生成朋友圈186条;
交集:最后一道“牡丹燕菜”,李明远亲自推车上菜,陈静雅手持遥控,灯光由2700K升至3000K,花瓣在光束下如“冰雕绽放”,全场自发鼓掌。
媒体稿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惊艳”——一半给味蕾,一半给仪式感。
王建业坐在角落,抿一口茶,小声嘟囔:“吵什么吵,一早这样不就行了?”
夜里,打烊。李明远在后台卸妆,陈静雅推门而入,把一张A4纸贴到镜子上——是今天的“数据云”:
技艺指标:出品超时0分钟,味型误差±1.5%,顾客满意度94%;
文化指标:扫码分享率91%,拍照停留时长3.2分钟,小红书话题新增42万;
纸的最下方,她用红色马克笔写了一句话:“技艺是骨,文化是魂,骨撑魂,魂赋骨——我们,缺一不可。”
李明远看着看着,嘴角翘起。他转身,对她伸出手掌,掌心向上,像邀请,也像承诺。陈静雅把右手放上去,十指相扣,温度交换——骨与魂,在这一刻,终于合体。
喜欢豫菜春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豫菜春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