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洋把过程说了一遍,不偏不倚,只是描述事情经过。
张庆吉又问询了观众,得知真相后气的大骂。
“张老太太,你也算我的长辈了,张家咋有你这种不讲理的,太无耻了,你们提着棍子过来找事,要打死毕洋,要打死狗的,几个人打不过人家一个孩子,反而倒打一耙!”
“张庆吉,你怎么当领导呢?就这么护着这个野种是吗?难道这野种是你和柳小娥的?好啊,我就知道……”
“闭嘴!你还敢造谣我,把他们都抓起来,关起来!不给你们点苦头吃,你们真以为自己是天王老子了。”
几个联防队员架起四人,然后送到大队空房间锁起来,不管怎么哀嚎大骂,就是不打开。
这年头联防队是有执法权的,违规的,计划生育超生不交罚款的,关起来就是一顿造。
冬天给泼水吹风扇,夏天捆在太阳底下晒……
有老人有孩子,联防队还是仁慈了,只是把门窗锁死。
这么热的天,闷着吧,随时观察,死不了就行。
三天后,四人喊也喊不动,骂也不敢骂了,最终在保证书上签下字,按完手印才被放了出来。
刚放出来,一家四人又接到一个噩耗。
后山的破庙不让他们住了,要么回老宅住,要么自己想办法。
四人被治的一点劲都没了,哪还敢再闹。
爷仨还好说,不是那么迷信。
可张翠花不行,回家不敢回,娘家早已闹翻。
张庆吉这招还真绝,逼着分家,分家就能再批个宅基地盖房子。
张翠花韧性还是很足的,绝不屈服,找了个没人住的宅子,房子已经塌了,还好有院墙,而且是夏天,搭个棚,铺上稻草就住下了。
破庙中的家伙事和粮食当然也搬过来了,有院墙防偷,有棚挡雨,有水、有灶台、有厕所,基本生活没问题,怎么可能屈服。
虽然闹不了,但就是不分家也不离婚。
故事回到毕洋这边。
这几年,毕洋一直保持着规律生活,早上去练武,练完就去中药铺、国营饭店,中午赶回村小学上学。
这几年变化也很多。
首先是毕洋本身,身高长到一米五,在同龄中算高的,大长腿,一身腱子肉,五官也有成人模样,半分随柳小娥,另半分不知道是谁,总之很帅,就是太黑,还不捯饬自己,一头短发,一道长长的疤,衣服虽然没补丁,可是每天都是汗臭味,不是不洗,是运动量太大。
三个老头的武功也学的七七八八,能教的全教了,毕洋也都学会。
这两年,练太极的李爷爷很少去公园了,八十多了,腿脚不是很利索。
房爷爷去的时间也缩半,年纪大,身体不如之前硬朗了。
裴爷爷年轻些,身体也不错,也是毕洋一直坚持去的原因。
毕洋也都去过三个老头家,逢年过节直接送礼过去,也在他们家吃过饭,标准的忘年交。
暑假过后就上初中了,到时是真的没时间去城里公园练武了,三个老头也是惋惜,可也没办法。
不过,毕洋答应有空就过来,公园看不到会去他们家做客。
毕洋这几年没少赚钱,估计就刘大爷能猜出来,因为刘大爷从毕洋手里赚了1500块钱,那毕洋最少一万五。
事实是毕洋赚了两万一,那六千多是毕洋自己在集市上收购的野货,没有经过刘大爷,也不是陈家沟产出的。
毕洋现在妥妥的万元户。
这钱,在农村能建十套房,在城里能买四套带院瓦房。
钱会贬值,这个年代人不知道,可毕洋知道。
所以毕洋的钱没放着生锈,而是在县城买了三套带院瓦房,用刘大爷的名字。
剩下的六千块钱作为流动资金,也防止发现商机没钱就傻眼了。
当然,刘大爷主动给毕洋立了遗嘱。
毕洋不知道的是,刘大爷又偷偷多立个遗嘱,自己所有的财产,百年后都是毕洋的。
没办法,毕洋对刘大爷太好了,他一个瘸子老光棍,无儿无女,本以为孤寡惨死,可毕洋出现了,亲儿子亲孙子都做不到毕洋这么孝顺。
毕洋没说,但刘大爷知道,自己百年后,毕洋也一定会给自己送终的。
别怪他们准备的太早,这个年代,过了四十多就想着死了。
生活条件差,从他们生到死,身边都是受苦短寿的人。
不过,条件越来越好,大家寿命也越来越长,思想观念也逐步改变……
这个年代,是大家看到希望的年代,是开始敢幻想的年代。
这个年代,是太阳初起的早晨,苦难就像晨雾,将慢慢消散。
这些话是写给劳苦大众,不是写给那些作死的人。
比如张翠花,天天什么贡献都没有,就知道勾心斗角,好吃懒做,每天就想着坑害别人……
这不,张翠花又想了阴招。
找到年轻时的姘头,和人家换房子。
老姘头一个人,或许是被张翠花逼迫,或许是毕家的房子比他的多了两间耳房,总之,同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野种回八零,从泥潭爬向巅峰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野种回八零,从泥潭爬向巅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