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时间在压抑的等待和对未知的筹谋中缓慢流逝。基地内的气氛依旧紧绷,针对他们的隐性监视有增无减,但对方似乎也在等待,或许是等待他们露出更大的马脚,或许是等待一个更合适的“意外”时机。
这三天里,五人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在极限压力下无声运转。
迈克是技术核心。他以“伤口发痒、失眠”为由,从医疗站多领取了几次镇静药膏,并“不小心”弄脏了一件病号服,获得了在医疗站杂物间短暂停留“帮忙整理”的机会。在那里,他利用从废弃医疗设备上拆下的微型电池、电容和一个老旧的无线电呼叫器主板,结合他匪夷所思的巧思,组装了一个火柴盒大小的简易信号发生器。它只能发射一次短促的、特定频率的脉冲信号,持续时间不超过三秒,但这已经足够。
“能量只够一次,频率我已经调好了,”迈克将这个小玩意儿交给吴枫时,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贴在金属表面,按下这个触点就行。”
吴枫接过这凝聚着希望与风险的小装置,妥善藏好。
卡德尔是侦察的眼睛。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时机,观察记录着补给车队进入基地后的标准流程:车辆在指定区域接受基础检查、物资卸载、车辆驶入临时停车场、司机休息、次日进行详细检修或直接返程。他精确计算了从他们营房到停车场的路线、可能的哨兵视线死角以及夜间照明切换的规律。
伊万是力量的保障。他负责准备必要的“干扰”手段——几罐从厨房“顺来”的易燃清洁剂,藏在维修厂外围。必要时,他可以制造一场迅速引燃又容易被扑灭的小型火灾,吸引注意力。
独狼士官则利用他残存的影响力,在士官食堂和休息区散布着关于补给车队可能携带“特殊物品”(暗示是酒类或违禁品)的模糊流言,这并非为了取信于人,而是为了在车队真正到达时,让士兵们对某些车辆的“特别关注”有一个先入为主的、错误的解释,混淆视听。
吴枫,则是大脑和最终的执行者。他整合所有信息,在脑中反复推演行动步骤,预判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应对方案。他清楚,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万劫不复。
第三天下午,在灼热的夕阳下,扬起漫天沙尘,编号73的补给车队终于如同疲惫的铁蛇,缓缓驶入了FOB的大门。一共八辆重型卡车,覆盖着厚重的帆布。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车队按照流程,在检查区停下。士兵们上前进行例行检查。吴枫五人被命令留在营房区域,但他们可以通过窗户,远远观察着停车场的动静。
“第三辆,帆布有破损的那辆,”卡德尔凭借他狙击手的锐利目光,低声报出特征,“它的底盘,在第二组轮胎之间,有一个不明显的金属凸起,不像标准部件。”
目标锁定。
夜幕如期降临。基地在经历了白日的喧嚣后,逐渐沉入疲惫的寂静。补给车队的司机们被安置在专门的休息区,停车场只留下两名固定岗哨,以及不时走过的巡逻队。
行动时间定在凌晨三点,人体生理最困倦的时刻。
吴枫和卡德尔如同融入夜色的猎食者,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营房。伊万和独狼在营房内策应,迈克则紧张地监控着一个改装过的、能接收特定频段噪音的收音机,等待可能(但希望不会)响起的警报。
避开巡逻队,利用卡德尔标记的盲区,两人快速接近停车场。那辆目标卡车静静地停在车队中间,像一头沉睡的巨兽。
岗哨的位置与预判一致。卡德尔隐藏在阴影中,如同磐石,他的任务是确保吴枫行动时,岗哨的视线恰好被其他车辆或临时障碍阻挡,并在必要时,用一颗小石子制造异响,引开瞬间的注意力。
吴枫伏低身体,如同贴地滑行,利用车辆底盘下的阴影,向目标卡车靠近。柴油和金属的气味充斥鼻腔。他心跳平稳,动作精准。
到达目标卡车底盘下。他迅速找到了卡德尔描述的那个金属凸起——一个伪装成结构加固件的小型金属盒,没有任何标识。
就是它。
吴枫取出迈克制作的信号发生器,将其磁性一面紧紧吸附在金属盒附近。他的手指按在那个微小的触点上。
就在他即将按下的瞬间,一束强烈的手电筒光柱突然扫过停车场入口!
“那边有动静!”一个巡逻兵的声音响起。
被发现了?还是例行巡查?
卡德尔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吴枫的身体瞬间凝固在阴影里,与卡车底盘融为一体。
光柱在停车场内晃动,脚步声逐渐靠近。两名巡逻兵一边交谈一边检查着车辆轮胎和帆布覆盖情况。
他们越来越近……五米……三米……
吴枫甚至能听到他们的呼吸声。他屏住呼吸,全身肌肉紧绷,如同蓄势待发的猎豹。如果被发现,他必须在对方发出警报前瞬间制服两人,但这几乎不可能不闹出动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灰烬行者,雇佣兵吴枫请大家收藏:(m.20xs.org)灰烬行者,雇佣兵吴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