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顾廷烨为齐衡与明兰之事唏嘘,并准备南下寻子之际,大周朝的权力中心——垂拱殿内,一场关乎国运与个人命运的波澜正悄然兴起。
端坐于龙椅之上的官家赵祯,面色带着惯常的温和,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然而,当兵部官员出列,呈上来自西北环庆路的紧急军报时,整个大殿的空气仿佛瞬间凝滞。
“启奏陛下,”兵部侍郎声音沉肃,“东染院使、环庆路兵马钤辖,兼知青涧城种世衡种老将军八百里加急来报:近月以来,西夏哨骑屡屡犯边,虽规模不大,多则百骑,少则数十,然侵扰频率日增,其行迹已深入我境数十里。种将军判断,此非寻常劫掠,实乃西夏大军集结、大战前之试探窥伺。种将军恳请朝廷,早做决断,预筹边备,以防不测!”
军报内容简短,却字字千钧。西夏!这个盘踞西北、时叛时降的宿敌,其威胁从未真正消除。殿内顿时响起一片低沉的议论声。不少养尊处优已久的京官脸上露出了惊惶之色,毕竟,大周承平日久,东京繁华迷眼,战争的阴影似乎已十分遥远。
端坐在文官序列前列的韩章韩大相公,此刻眉头紧锁。他缓缓出列,声音洪亮而沉稳,瞬间压下了殿内的嘈杂:“陛下,老臣早年曾巡抚西北,与种世衡共事经年。深知其人性情沉稳,用兵老练,绝非危言耸听、邀功诿过之辈。他既以八百里加急预警,言明西夏有‘大举进犯之势’,则西北局势,恐已到了刻不容缓之地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满朝文武,继续道:“回想前番,西夏使者才至东京,表面恭顺,实则索要钱帛茶盐,贪得无厌。如今看来,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才过多久,又以兵锋相挟!老臣恳请陛下,即刻决议,派遣精兵强将,驰援西北,以固我大周边防,扬我国威!”
韩章一番话,有理有据,掷地有声,充分展现了老成谋国的气度。他深知边防重于泰山,一旦有失,则生灵涂炭,国势动摇。
龙椅上,赵祯的眉头也深深皱起。他并非昏聩之君,自然知道边关告急意味着什么。他沉吟片刻,开口道:“韩相公所言甚是。西夏反复,不可不防。种老将军忠心体国,其言当重视。只是……”
他的目光扫过武将班列,带着一丝询问与期待:“这领兵驰援之人,诸位爱卿,可有举荐?”
然而,令他有些失望的是,刚才还在低声议论的武将们,此刻大多眼观鼻、鼻观心,竟一时无人主动请缨。并非大周无人,实在是承平数十年,许多勋贵武将早已习惯了东京的安逸,锐气消磨,更倾向于在朝堂博弈中获取利益。远征西北,面对凶悍的西夏骑兵,艰苦卓绝,胜负难料,且朝中还有诸多掣肘,实在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更何况,如今朝中暗流涌动,储位未定,谁也不愿在此关键时刻远离权力中心。有人心中甚至暗想:英国公若能在此就好了,可惜他正镇守边关,防备北辽,无法分身。
就在这时,一个清朗却带着几分刻意激昂的声音响起:“陛下,臣有本奏!”
众人循声望去,出列者正是兖王。他身着亲王冠服,意气风发,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臣以为,韩相公与种老将军忧心边事,其心可嘉。然,我大周兵精粮足,威加海内,岂容西夏小丑肆意挑衅?只是,调遣大将,牵一发而动全身,且耗时日久。臣听闻,西北有种世衡老将军坐镇,其麾下亦多善战之兵,足以独当一面。”
他话锋一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依臣愚见,朝廷无需派遣位高权重之大将前往,以免令出多门,反生掣肘。只需派遣一得力偏将,统率一部精锐禁军前往增援,再委派一员干练监军,与种老将军汇合后,名义上以监军协调,实则军事仍由种老将军全权负责。如此,既彰显朝廷重视,增援兵力,又不至干扰前线指挥,可谓两全其美!”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似乎处处为国考虑,既节省了朝廷资源,又表达了对老将的信任。一些不愿多事的官员纷纷点头,觉得此议甚妥。
赵祯闻言,思索片刻,也觉得颇有道理。种世衡确是宿将,让其主导战事更为稳妥。他微微颔首:“兖王此议,倒也可行。只是,这监军一职,关系重大,需得持重干练、通晓军务、又能与边将和睦相处者担任。诸位爱卿,可有人选?”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等待着兖王或者其他人提出人选。任长卿站在文官队列的中后位置,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安,兖王今日如此积极,恐怕……
果然,兖王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再次开口,声音清晰传遍大殿:“陛下圣明!监军之选,确需慎重。臣思来想去,倒有一人,颇为合适。”他顿了顿,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任长卿所在的方向,“翰林院编修,任长卿任大人!”
“什么?”任长卿心中猛地一咯噔,如同被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来了!兖王的报复到底还是来了!而且选在这样一个他几乎无法拒绝的场合和理由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寒门青云:穿越知否之逆袭路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寒门青云:穿越知否之逆袭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