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春天,北京城笼罩在非典的阴霾中。街上行人稀少,每个人都戴着厚厚的口罩,眼神里透着警惕与不安。大学停课了,魏春不得不找份兼职来填补突然空闲的时间和生活费的空缺。
"蓝极速网吧"的霓虹招牌在夜色中闪烁,魏春推开玻璃门,扑面而来的是混杂着泡面、香烟和电子设备发热的熟悉气味。三十多台CRT显示器在昏暗的室内发出幽幽蓝光,映照着几张熬夜打游戏的年轻面孔。
"来了?"老板王强从柜台后面抬起头,他四十出头,头顶已经有些稀疏,总穿着一件褪色的黑T恤,"今晚就交给你了,记得两点锁门,早上六点小李会来接班。"
魏春点点头,把背包放在柜台下面的小隔间里。这是他在这家网吧做夜班网管的第三周,工作很简单:给客人泡面、卖饮料、偶尔重启死机的电脑。非典时期网吧生意惨淡,通宵的人更少,大多数时候他只需要坐在柜台后面看小说或者打盹。
凌晨一点,网吧里只剩下四个常客。角落里戴着耳机的男生在玩《传奇》,不时爆出一两句脏话;靠窗的两个学生模样的人在QQ上聊天,屏幕蓝光映在他们疲惫的脸上;还有一个穿着校服的初中生,趴在键盘上睡着了,口水流到了空格键上。
魏春打了个哈欠,翻开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聊斋志异》。书页已经泛黄,带着霉味,倒是很应景。他刚读到《画皮》一节,忽然感觉后颈一凉,像是有人对着他吹气。
"有人要上网。"一个细弱的女声在耳边响起。
魏春猛地回头,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柜台前站着一个穿红色连衣裙的女孩,十七八岁的样子,脸色苍白得不像活人,黑发垂到腰间,在网吧昏暗的灯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啊...好,请出示身份证。"魏春咽了口唾沫,伸手去拿登记本。那时候网吧管理还不严格,但非典期间要求登记每个顾客的信息。
女孩——或者该称她为小雅,因为她身份证上的名字是林雅——递过来的证件冰凉得不正常。魏春登记时注意到她的出生日期是1985年4月4日,刚满18岁不久。
"要23号机。"小雅说,声音轻得像风吹过树叶。
魏春点点头,指向角落那台机器:"那边,已经开机了。"
小雅飘忽地走向23号机位,红色裙摆在身后轻轻摆动,却没有发出任何脚步声。魏春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熬夜太久出现了幻觉。他低头再看登记本,发现小雅的身份证号少了一位,而且家庭住址栏模糊不清,像是被水浸过一样。
"奇怪..."魏春嘟囔着,决定等会儿再去检查一下。
凌晨两点,该锁门了。魏春起身去提醒剩下的顾客。玩《传奇》的男生骂骂咧咧地保存进度离开了;两个学生也收拾东西走了;魏春轻轻摇醒那个初中生,小孩迷迷糊糊地擦了擦口水,背上书包摇摇晃晃地出了门。
网吧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机器运转的嗡嗡声。魏春突然想起还有小雅在23号机位,他走过去准备提醒她时间到了。
23号机位的屏幕亮着,却是一片刺眼的蓝屏,上面只有一行白色小字:"系统错误,无法启动"。键盘上落了一层薄灰,像是很久没人使用过。座位上没有人,但魏春分明记得小雅没有离开。
"小雅?"魏春环顾四周,空荡荡的网吧里只有他一个人。他弯腰检查桌子底下,什么都没有。一股寒意从脚底窜上脊背,魏春突然意识到,从始至终,他都没有听到23号机的键盘声。
回到柜台,魏春发现登记本上小雅的信息完全消失了,就像从未存在过一样。他翻遍整个本子,甚至检查了垃圾桶,什么都没有。只有那张身份证还留在柜台上,魏春拿起来仔细查看,发现证件上的小雅照片...眼睛是闭着的。
"卧槽!"魏春把身份证扔在桌上,心跳如鼓。他决定给老板打电话,却发现手机没有信号,网吧的电话也打不通。
就在这时,23号机的屏幕突然亮了。魏春惊恐地看到,屏幕上出现了一个QQ聊天窗口,光标在空白的输入框里闪烁,然后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自动打出:
"救 救 我"
魏春双腿发软,几乎站不稳。他想起《聊斋志异》里的故事,那些深夜出现的美丽女子往往不是活人。网吧的灯突然全部熄灭,只有23号机的屏幕发出幽蓝的光,映照着空荡荡的座位。
黑暗中,魏春感觉有什么东西碰了碰他的肩膀。他不敢回头,但镜面般的显示器反射中,他看到一抹红色站在自己身后,黑发垂下来,遮住了脸...
第二天早上,接班的网管小李发现魏春昏倒在柜台后面,手里紧紧攥着一张被烧焦一角的身份证。魏春被送到医院,医生诊断只是过度疲劳和惊吓,休息就好。
但魏春知道不是这样。出院后,他开始调查"蓝极速网吧"的历史。街坊邻居告诉他,一年前这里发生过一场火灾,起因是电路老化。当时网吧还在营业,有几个人被困在里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夜半鬼语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夜半鬼语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