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极!实在妙极!"
"竟有如此高明的计策,这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啊!"
"李公子此计当真令人叹服!"
"佩服!老夫心服口服!"
太极殿内,李世民望着群臣目瞪口呆的模样,心中甚是满意。
这李公子果然非同凡响!
借助商人力量修筑道路的计策,连房玄龄、长孙无忌这等才智超群的能臣都为之震撼。
待众人从震惊中缓过神来,立即热烈地投入到关中交通网络的讨论中。
"陛下,若能将关中各处都铺设水泥道路,朝廷政令便可通达每个村落!"
"从此世家大族再难把持地方!"
"朝廷的恩泽必将惠及关中每个百姓!"
自古以来便有"皇权不下县"之说。
在大唐尤甚,县城以下的乡野几乎全被世家掌控。朝廷征税都要看这些世家的脸色。
究其根源,最重要的还是交通不便。
从长安到某个乡村,不仅道路崎岖难行,若无当地人引路,根本难以寻觅。
有些偏远之地,甚或连改朝换代的大事都无人知晓。
这般交通状况,想要朝廷政令直达乡野,无疑是痴人说梦。
但如今有了水泥道路,局面将彻底改变。
水泥路平坦宽阔,风雨无阻,朝廷政令可直达每个村落,赋税也不再需要经世家之手。
可以说,水泥路延伸到哪里,朝廷的统治就能覆盖到哪里!
因此,无论是李世民,还是长孙无忌、魏征等重臣,都对关中道路网的建设充满期待。
"李公子又为大唐立下不世之功啊!"
"待道路网建成,不封侯爵实在说不过去了!"
"臣等定当全力配合李公子完成这项大业!"
此前李沐屡立奇功,李世民本想直接封侯,却被其婉拒,只求了些宅院田产。
如今若能将关中道路网建成,必将震惊寰宇。
到时再不封赏,恐怕天下百姓都不会答应!
李世民已打定主意,这次定要强行为李沐加官进爵。
不过眼下最要紧的,是扫清一切障碍,确保工程顺利。
李世民神色一凛,目光威严地扫过群臣。
"诸卿都仔细想想,关中还有哪些世家不服从朝廷管教?"
"各地官府可有 无能之辈会阻碍工程?"
"山川地理可有何处需要提前整治?速速报来!"
《协力除障》
众人商议道:"需先扫清这些阻碍,好让李公子放手施为!"
解决官场掣肘,正是李沐委托给李二郎的要务。
关中地势平坦,铺设水泥道路本非难事。只要无人作梗,人力物力齐备,成效指日可待。
正如后世所见,筑路之难从不在于工程本身,而在各方角力与琐碎纠缠。这些关节一旦疏通,水泥大道的修筑自然畅通无阻。
在座诸位皆是宦海沉浮之辈,其中关窍心知肚明。
长孙无忌凝眉沉思良久,终是下定决心:"陛下,关中虽余些许小世家,然已无抗衡朝廷之力。只需一道圣谕,彼辈断不敢再阻修路事宜。"
"倒是各州县衙门中,仍盘踞着不少世家子弟。这些人眼见朝廷威权日盛,纵不公然反对,只需敷衍塞责或暗中作梗,便足以坏事。"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者,正是此类!
这些世家出身的官吏身居要职,稍动手脚便能搅动一方风云,令修路之事寸步难行。故而,他们实为关中通衢大计的最大绊脚石!
作为天子的肱骨之臣,长孙无忌决意直言进谏。他郑重拱手高声道:"臣请陛下先行肃清关中州县所有世家..."
————
明眼人都知晓,清洗世家势力将引发何等震荡。
身为大唐君主的李二郎,自然比任何人都清楚其中利害。但这是为李沐铺就的康庄大道!纵有千难万险,他又有何惧?
"准奏!"
李二郎振袖而起,目光如炬:"长孙卿此议,朕准了!"
他不再等待群臣表态——此事必须乾纲独断!若李沐知晓天子为交通大计掀起如此风浪,定当感慨万千。
太极殿内众臣神色肃然,无人敢有异议。平素从谏如流的君主,在此等大事上既已决断,便不容置喙。
正如当年玄武门前,凡逆王者皆化齑粉。 生杀予夺之威,正在于此!
群臣凛然拜伏:"臣等谨遵圣命!"
这整齐的唱和,宣告着大唐官场即将迎来新纪元。
很快,各州县官吏的背景文牍被逐一核查。所有世家出身者,无论政绩优劣,一律调离原职。
其中实心用事者外调它处;庸碌无为者革职查办; 害民者锒铛入狱。此番雷霆手段,将关中官场涤荡一清。
然而当清查结果呈报御前时,李二郎怒不可遏。
"啪!"
砚台在殿砖上迸裂四溅。
"蛀虫!尽是祸国蠹虫!"
蓝田县令胆大包天!竟逼死十三条人命,强抢三十七名良家女子,其罪当诛!
"朕决不容许大唐有这样的祸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