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指挥中心的空气仿佛被注入了新的元素,一种名为"希望"的催化剂正在改变着这里的化学构成。当"守护者序列"的理论模型在超算阵列中稳定运行的同时,韩博博士的团队已经开始了下一阶段的攻坚——如何将这项突破性技术转化为战场上的实际武器。
"我们不能等到完美的抑制剂问世。"韩博在全队会议上指出,他的眼镜片上反射着全息投影的蓝光,"前线每时每刻都有人被感染,我们需要一个过渡方案,一个能够立即投入使用的初级防护手段。"
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沈雨霏立即调取了联盟现有的所有防护技术档案,从最古老的符箓典籍到最新的纳米防护科技,试图找到一个能够在短期内实现的解决方案。
**古法新用**
在资料库的深处,一份被标注为"甲级机密"的古籍扫描件引起了林澈的注意。那是姜离所在时代的《太上清心咒》,其中记载着一种能够净化心神、抵御外邪的符箓制作方法。
"这些符文..."林澈指着全息投影上那些流转着金色光晕的古老字符,"它们本质上是一种能量编码,通过特定的笔画和结构,在物质层面构建出一个稳定的能量场。"
姜离的虚影在资料库中缓缓浮现,她凝视着那些熟悉的符文,眼中闪过一丝追忆:"清心符,这是我师门入门弟子必学的护身之法。没想到千年之后,它竟能成为对抗'伪念'的第一道防线。"
但在现代战争中,如何让每个士兵都能携带并使用这种古老的防护手段?手工绘制符箓的效率太低,而且对绘制者的修为有严格要求。
这个问题在韩博看来,却是一个典型的工程学挑战。"如果我们将这些符文视为一种特殊的电路,"他在白板上飞快地画着示意图,"那么符纸就是基板,朱砂就是导电材料,而绘制的过程就是在构建一个能够产生特定频率电磁场的微电路。"
这个创新的想法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技术团队立即开始了将古老符箓现代化的工程。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材料问题。传统的黄纸和朱砂显然不适合大规模生产。材料科学家李维博士带领团队测试了数百种复合材料,最终选定了一种特殊的生物降解聚合物作为基板,这种材料不仅能够很好地承载能量,还具备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
至于绘制材料,他们放弃了朱砂,转而使用一种含有特殊纳米颗粒的导电墨水。这些纳米颗粒能够在电场作用下自动排列,形成符箓所需的精确结构。
最大的突破来自于生产工艺。通过借鉴芯片制造的光刻技术,团队开发出了一套全自动的符箓生产线。只需要将设计好的符文图案输入系统,生产线就能够在几分钟内完成数百张符箓的"绘制"。
"但是,这样生产出来的符箓真的有效吗?"沈雨霏提出了关键的问题。
**能量场的验证**
为了验证工业化生产的清心符效果,团队设计了一系列严格的测试。
第一项测试是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的。在一个密闭的隔离舱内,技术员放置了一张新生产的清心符,然后向舱内释放模拟的"伪念"能量波。结果令人振奋:在清心符周围形成了一个直径约三米的纯净能量场,所有进入这个区域的"伪念"能量都被中和消散。
"有效范围三米,持续时间七十二小时。"艾琳娜记录着数据,"这已经超出了我们最初的预期。"
但实验室环境毕竟与真实战场不同。接下来需要进行的是人体试验。
志愿者是一名刚刚从轻度感染中恢复的士兵。在严格的监控下,他佩戴着新生产的清心符进入了充满低浓度"伪念"的测试环境。
"感觉...很奇妙。"士兵在测试后描述道,"就像有一层看不见的薄膜保护着我,那些低语声变得模糊不清,内心的烦躁感也减轻了很多。"
脑波监测数据证实了他的感受:当他佩戴清心符时,代表"伪念"感染的异常脑波显着减弱,而代表正常认知的脑波模式保持稳定。
"成功了!"指挥中心内爆发出一阵欢呼。这意味着他们终于有了一种能够大规模部署的防护手段。
然而,王磊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三米的防护范围在静态防御中很有用,但在机动作战中远远不够。我们能否开发出更大范围的防护装置?"
这个问题引出了清心符的另一个应用方向:作为固定防御节点的核心组件。通过将多张清心符按照特定的几何排列,可以构建出覆盖整个建筑甚至一个小型基地的防护力场。
**快速检测的突破**
就在清心符研发取得突破的同时,另一个团队在快速检测技术上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之前检测"伪念"感染需要进行复杂的脑波扫描和血液检测,整个过程需要数小时,在疫情爆发时完全无法满足需求。
"我们需要一种像体温计一样简单的检测工具。"医疗团队的负责人陈博士说,"能够在几分钟内,甚至几秒钟内给出结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医魄请大家收藏:(m.20xs.org)医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