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下午,牛浦郎的爷爷牛老儿守着店里的家当,店里也没啥生意。就在牛老儿百无聊赖的时候,隔壁开米店的卜老爹就过来串门了。牛老儿店里有现成的百益酒,就烫了一壶,又拿出两块豆腐乳,还有笋干、大头菜,牛老儿把它们都摆在柜台上,然后两人就边吃边聊。
两人正吃着,卜老爹就开口说:“老哥,你现在日子过得也还行,生意这几年看着也不错。如今你孙子也长大成人了,人也挺机灵能干的,以后有他传宗接代,你就是有福气的人啦!”牛老儿叹了口气,愁眉苦脸地说:“老弟啊,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我老了运气不好,儿子、媳妇都早早的没了,现在就剩下这么个混小子,可他到现在还没娶上媳妇,今年都十八岁了!我每天让他出去要赊账的钱,他总是三更半夜才回家,这话说出来都没人信,可他天天这样!我就怕这小子学坏了,在外面瞎混,把身子给糟蹋坏了。要是等我哪天老了走不动了,都不知道该指望谁来给我养老送终!”说着说着,牛老儿就忍不住伤心起来。
听了他的话,卜老爹就劝道:要说这事儿也挺好解决的,你要是担心他不成家,就给他娶个媳妇,然后一家人好好过日子,这不就行了吗?这事早晚都得办。“对呀!这事早晚都得办。”可牛老儿却苦着脸说:“老弟呀,不瞒你说,我这小本生意,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哪来的钱给他办婚事啊?”对呀!哪来的钱办婚事呀!卜老爹想了想说:“正好我这儿有门亲事,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要是愿意的话,一分钱的彩礼都不用花!”
牛老儿一听就来了精神,赶忙问道:“啥亲事?快说来听听!”卜老爹看他这么兴奋,就接着说:“我之前把小女儿嫁到运槽贾家,可惜我女儿去世了,女婿又出门做生意去了,留下个外孙女,我就领回家养着。她比你孙子大一岁,今年十九了。你要是不嫌弃的话,我就让她给你当孙媳妇。咱们都是老街坊,这就是亲上加亲,我也不要你的彩礼,你也别挑嫁妆,就做几件普通的新衣服就行。而且咱们两家就隔着一堵墙,开个门就能把人接过来,连迎亲的费用都省了!”这可真是喜从天降呀!
牛老儿一听,那别提有多高兴了,就赶忙说:“那可太感谢老哥了!明天我就请媒人去你家提亲!”卜老爹却是摆摆手说:“你跟我还客气啥!她又不是我亲孙女,所以你就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了。我来当主婚人,也兼做媒人,你就准备两个帖子就行。到时我把女方的生辰八字送过来,你再找先生挑个好日子,我们直接就把婚事办了!”牛老儿赶紧倒了杯酒递给卜老爹,还起身作揖表示感谢。两人当场就把这事儿敲定了,说完卜老爹就回家去了。
当天晚上,牛浦回到家后,爷爷牛老儿就把卜老爹想给他说亲,还不要彩礼,愿意把外孙女嫁过来的事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牛浦也不好拒绝爷爷的安排,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写了两幅大红的婚帖。一副是感谢卜老爹做媒人的,另一副是给女方贾家当亲家的帖子。卜老爹那边收下帖子后,就把女方的生辰八字送了过来。
牛老儿这边请来了阴阳先生徐先生,选了十月二十七日这天,作为孙媳妇过门的好日子。牛老儿为了筹备孙子的婚礼,就把家里囤的几石粮食全卖了,然后用换来的钱给孙媳妇做了四件新衣服,包括一件绿布棉袄、一条红布棉裙、一件青布外套和一条紫布裤子,还换了四样首饰,在婚礼前三天就送到了卜老爹家。
到了十月二十七日这天,天刚亮,牛老儿就起床了。因为家里总共只有一间半房子——半间用来当店铺,一间做客厅,客厅后半间还要布置成新房,他只好把自己的被褥搬到柜台上去睡。牛老儿让出床铺后,就和牛浦一起把新做的床单、被子铺好。又腾出了一张小桌子,搬到新房后屋檐下有天窗的地方,想着这样新娘子早上梳头照镜子的时候光线好。虽然穷,可是这态度倒还不错。
等新房收拾妥当后,他们又在后面天井搭了个芦席棚子当做临时厨房。忙忙碌碌了一早上,牛老儿才把钱交给牛浦,让他出去买办婚礼要用的东西。
牛老儿这边刚安排好,卜老爹那边就已经准备好了镜子、灯台、茶壶,还有一套洗漱用的盆桶和两个枕头,随后他就让大儿子卜诚用扁担挑着送了过来。卜诚进门放下东西后,就和牛老儿作揖打招呼。牛老儿觉得麻烦人家跑了一趟,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就请卜诚坐下,又赶紧跑到柜台后面,从罐子里拿出了两块橘饼和一些蜜饯天茄,又泡了杯茶,然后双手递给了卜诚,还说:“真是辛苦你跑一趟,让我这老头子心里过意不去。”卜诚连忙说:“老伯别这么客气,这都是自家的事儿!”说完就坐下喝茶去了。
两人正说着话,就看到牛浦戴着新的瓦楞帽,穿着崭新的青布长衫,脚上是新鞋新袜子,从外面走了进来。他后面还跟着一个人,手里提着好几块大肉、两只鸡、一条大鱼,还有闽笋、芹菜这些食材。牛浦自己手里捧着油盐酱醋这些调料。牛老儿赶紧跟牛浦说:“这是你舅丈人,赶快过来行礼!”牛浦放下手里的东西后,就对着卜诚作揖下跪,起来后就数钱打发走了提东西的人,自己则是捧着调料到厨房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儒林外史大白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儒林外史大白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