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彩车的设计极具未来感,通体流淌着象征数据流的蓝色和绿色光带。彩车中央,是一个巨大的、不断变幻着复杂三维结构分子模型的装置,代表着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尖端探索。而在彩车一侧,最为醒目的,是一个不断跳动着巨大数字、散发着强大气场的大型机柜模型——那是基于国产核心技术构建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号”的抽象化艺术呈现!
巨大的LED屏幕上,实时滚动着它的惊人算力:十亿亿次每秒!这冰冷的数字背后,是破解科学难题、模拟气候变化、研发新药、设计大飞机的强大支撑。
看到这个,林雪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她猛地抓住徐航的手臂,声音因激动而带着哽咽:“徐航!看!我们的‘孩子’!”
她所说的“孩子”,并非实指这台超级计算机,而是她所深耕的人工智能领域。她那些需要处理海量数据、进行复杂模式识别的AI模型,那些试图理解自然语言、洞察图像奥秘的算法,无一不需要这样的超级算力作为土壤和基石!没有它,很多前沿的AI研究根本无从谈起。她仿佛看到了自己提交的一个个计算任务,正在那无声的机柜里奔腾运算,孕育着改变未来的可能性。
徐航同样心潮澎湃。他用力回握林雪的手,目光却扫过北斗、嫦娥、蛟龙、神威……这些看似分散的国之重器,在他的专业视野里,却迅速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北斗提供位置和时间基准,超级计算机提供大脑和算力,人工智能提供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而深空深海探测,则是这些技术综合应用的极致体现。它们共同构成了国家科技力量坚不可摧的矩阵!
“看,林雪,”徐航的声音不高,却异常坚定,穿透了周围的喧嚣,清晰地传入林雪耳中,“这就是我们奋斗的意义。”
这句话,平淡无奇,却像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林雪心中所有的迷茫、疲惫与坚持。
她想起了留学时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的日夜,想起了回国初期面临的质疑与挑战,想起了技术攻关遇到瓶颈时的焦虑与辗转反侧,也想起了取得突破时那短暂的、足以慰藉一切艰辛的狂喜……那些具体而微的、甚至带着痛苦和挣扎的个人体验,在这一刻,与眼前这恢弘的国家叙事、与这象征着一个民族智慧和奋斗结晶的彩车方阵,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他们的工作,不再仅仅是发表几篇论文、申请几项专利、完成几个项目。他们的代码、他们的算法、他们耗尽心血构建的模型,最终汇入了这条名为“科技强国”的奔涌大河,成为了支撑这个国家迈向复兴的基石之一!
一种前所未有的价值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如同暖流般席卷了她的全身。眼眶再次湿润,但这一次,不是因为震撼,而是因为理解与归属。
“嗯!”林雪重重点头,千言万语都凝聚在这个简单的音节里。她抬起头,目光追随着那辆超级计算机彩车,看着它缓缓驶过天安门城楼,接受检阅,心中一个念头无比清晰:回去之后,要更加努力,要做出更好的成果,要对得起今天这份荣耀,对得起这个时代!
* * *
几乎在同一时刻,千里之外,林帆所在的大学礼堂。
这里的气氛,与天安门广场同步共振。
当“创新驱动”方阵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原本就喧闹不已的礼堂,瞬间如同被投入了一颗深水炸弹,爆发出分贝极高的、几乎要掀翻屋顶的掌声、欢呼声和口哨声!
与观礼台上林雪、徐航那种带着深沉理解和共鸣的激动不同,这里洋溢着的,是更为直接、更为纯粹、也更具冲击力的青春热情与崇拜。
“北斗!牛X!”
“嫦娥!我的梦!”
“蛟龙!潜它个一万米!”
“神威!算力天花板!”
年轻人用他们特有的、夹杂着网络流行语的方式,表达着最炽烈的赞美和自豪。手机被高高举起,屏幕亮成一片星河,疯狂地拍摄着这激动人心的画面。朋友圈、微博、校园论坛,瞬间被“创新驱动方阵”、“国之重器”、“我的专业方向牛逼了!”之类的动态刷屏。
林帆坐在同学中间,同样用力地鼓着掌,脸色因兴奋而涨红。他学的是经济管理,并非纯粹的理工科,但这并不妨碍他被这强大的科技力量深深折服。尤其是当解说员提到,这些成就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守与付出时,他心中那根关于“人生价值”的弦,被狠狠拨动了。
他身边的室友,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计算机系学霸,激动地捶着他的肩膀,语无伦次地喊道:“帆子!看到没!神威!我们学院实验室就有台小节点!妈的!以后老子也要在上面跑我的算法!也要为国家做贡献!”
另一个学材料的同学则指着彩车上变幻的分子模型大喊:“石墨烯!高温超导!我们老师天天念叨的!咱们国家现在是真的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江奔流》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三江奔流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江奔流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