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瘟疫武器”四个字,殿内几位身经百战、杀人如麻的将领,也不由得心中一凛,背后泛起一丝寒意。那东西,无形无质,比明晃晃的刀枪、震耳欲聋的火铳更令人恐惧。它不区分兵将与平民,传播死亡的方式安静而诡异,足以让最坚固的城池从内部崩溃。
就在这时,工部右侍郎张晓宇出列躬身。他如今官服整齐,补子鲜明,气度与当初在鳌拜府中柴房里那个惶惶不可终日的穿越者已是天壤之别。地位的提升和权力的滋味,让他原本就存在的阴鸷与偏执愈发浓重,眼神深处,那抹光芒带着一种近乎疯狂的算计与快意,尤其是在想到那个与他一同穿越至此,却选择了截然不同道路的“情敌”戚睿涵时。
“摄政王,各位王爷,贝勒。”张晓宇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谦卑与自信的混合感,“奴才方才聆听各位王爷奏报,深感我八旗将士攻坚之艰辛,伤亡之惨重。强攻固然可展我大清军威,玉石俱焚亦显勇武,然奴才斗胆进言,若能辅以他策,不战而屈人之兵,或可事半功倍,大大减少我八旗儿郎的伤亡,早日底定中原。”
“哦?”多尔衮眉梢微挑,锐利的目光投向这个总能带来些“意外之喜”的汉臣。他欣赏张晓宇的“奇技淫巧”,也更欣赏他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狠辣,这正是目前大清所需要的。“张侍郎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奴才愚见,”张晓宇抬起头,目光小心翼翼地扫过面露不屑的豪格和若有所思的多铎,最后定格在多尔衮脸上,“或可尝试劝降一人。此人若降,则抗清联盟如断一臂,内部必生巨变,其意义,或更胜攻克十座坚城。”
“何人?”多尔衮身体微微前倾,显露出一丝兴趣。
“便是那原明降顺,现被南明朝廷拉拢,却又两边不靠,处境尴尬的平西侯——吴三桂。”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几声毫不掩饰的嗤笑。豪格更是直接摇头,粗声道:“吴三桂?张晓宇,你莫不是昏了头了?他父亲吴襄,在太原死扛到底,被我大军所杀,他与我们可谓有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再者,他如今虽与南明龃龉不断,但毕竟在李自成那边也得封侯爵,手握一部分兵权。劝降他?简直异想天开,痴人说梦!”
阿济格也冷哼一声:“此等血仇,岂是言语可化解?只怕使者人头落地,反赔笑柄。”
多尔衮却没有立刻否定,他只是用目光制止了众人的喧哗,依旧看着张晓宇,语气平淡:“继续说下去。理由。”
张晓宇脸上掠过一丝成竹在胸的神色,对于王公们的质疑似乎早有预料。他不慌不忙,清了清嗓子,开始条分缕析:“王爷明鉴。奴才岂不知吴三桂与我大清有杀父之仇?正因其与我等有如此血海深仇,而如今仍不得不徘徊于抗清联盟之中,进退维谷,才更显其处境之微妙,心态之复杂矛盾。奴才近日仔细分析了各方情报,以为劝降吴三桂,并非毫无可能,至少有三大可趁之机。”
他伸出第一根手指,语速渐快,显然对此番说辞已经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其一,便是这‘抗清民族统一战线’内部的裂痕,已深可见骨。吴三桂自山海关被迫归降李自成,转而联明抗清以来,东征西讨,战功不少,但损失更为惨重。然其所得为何?回报何在?山西之战,其部猛攻潞安,阮大铖、田仰等明军将领近在咫尺,却坐观成败,甚至闻风先遁;泽州被围,左良玉拥兵自重,迟迟不至,反诬其擅离职守,致其麾下精锐关宁铁骑损兵折将,游击邓从武部更是陷入重围,全军覆没,无一生还。河南府守卫战,那马吉翔同样畏敌如虎,未战先怯,弃守伊川要地,累得他独木难支,苦守孤城八日,几乎弹尽粮绝,方才等来李定国的援军,却已元气大伤。试问,侯爷,”他下意识地用上了尊称,随即又改口,“吴三桂经历此等‘友军’一次次背刺、出卖,心中岂能无滔天怨怼?他对这看似牢固、口号响亮的联盟,还能存有几分真心与信心?恐怕早已心寒如冰!”
他顿了顿,仔细观察了一下多尔衮的神色,见其虽然面无表情,但眼神微动,显然听进去了几分,心中一定,胆子更壮,伸出了第二根手指:“其二,乃是南京弘光朝廷对其之真实态度。此次中原大战,四路布防,处处要害,南京方面,史可法、马士英等人,可有一处敢放心启用吴三桂之关宁军?没有,他们宁愿启用刘良佐、刘泽清这等反复无常之辈,宁愿依靠黄得功等嫡系,也不敢再让吴三桂掌重兵,独当一面。为何?无非是因其连番苦战,兵力折损,实力下降,更因其出身流寇阵营,非他们朱明正统嫡系,故而猜忌、排挤,甚至可能因其‘败绩’而暗中轻视,认为其已不足为恃。想那吴三桂,本是心高气傲、不甘人下之人,屡遭此等明升暗降、处处提防的不公待遇,岂能心无芥蒂?只怕对南明朝廷那点本就稀薄的香火情分,早已消耗殆尽,失望透顶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穿越,闯王一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穿越,闯王一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