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想法太过宏大,甚至有些骇人听闻。这意味着他们要创造的,不仅仅是一艘船,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具有高度集成意识和协调能力的复杂系统。
“技术上天方夜谭,”赵娜冷静地指出,“但逻辑上……是唯一能彻底解决当前困境的方向。”
“那就把它从天上摘下来!”鸿宇此刻反而充满了斗志,“我们有小七的基础,有星语者的算法,有光羽族对‘生命场’的感知,有巨石族对‘物质场’的理解!我们就用这些,打造一个属于‘希望之星’的‘共鸣核心’!”
新的方向确定了,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团队不再纠结于单个系统的技术细节,而是开始全力攻关这个最终的“共鸣核心”。
鸿宇和曦开始尝试定义那个“安全窗口”和动态调节机制。宏宇和克洛罗斯则专注于将物质共振模型数字化,并集成到新的控制架构中。赵娜和小七则开始构建融合了星语者技术的、能够处理海量实时数据并做出微妙协调决策的底层逻辑。林露则负责从整体上“感受”不同方案组合带来的意念反馈,寻找最“和谐”的共鸣模式。
这是一项比设计舰体本身更加抽象、也更加困难的工作。他们无数次失败,模拟系统无数次因为无法协调的内在冲突而崩溃。但在每一次失败中,他们对“共鸣”的理解就加深一分。
数周后,在一个经过无数次迭代的模拟环境中,一个极其简化的“微型共鸣核心”原型,第一次成功地同时稳定运行了代表秩序能量、生物能量和物质共振的三个模拟模块。虽然只是最基础的稳定,没有涉及任何复杂变化,但三个模块发出的“频率”在核心的协调下,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动态的平衡与和谐。
看着屏幕上那稳定流转的三色光晕,所有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我们……摸到门槛了。”宏宇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充满了成就感。
鸿宇点了点头,眼神发亮:“虽然只是开始,但这证明了一条路是通的。‘希望之星’的灵魂,有了最初的脉搏。”
林露感受着那模拟核心散发出的、虽然微弱却真实存在的“和谐感”,轻声说:“它开始……像是一个整体了。”
“灵魂共鸣”的突破,为“希望之星”计划注入了真正的生命力。他们知道,最艰难的一步已经迈出。接下来,就是将这个微弱的心跳,放大到足以驱动一颗横亘星海的、希望的星辰。
喜欢活在2085请大家收藏:(m.20xs.org)活在2085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