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领旨。”
柳荀的声音嘶哑,听不出情绪。他叩首,动作缓慢又沉重。
“谢……陛下……天恩。”
他撑着冰冷的金砖,缓缓站起身。那一瞬间,他似乎真的成了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背影萧索。
但他垂下的眼帘,遮住了那双浑浊老眼深处,一闪而过的精光。
告老还乡。
这个结果,不好,却也不坏。
二十万大军覆灭,国朝动摇,必须有一个人站出来,背上这口黑锅。这个人,只能是他柳荀。
皇帝借着那逆贼的“清君侧”之势,顺水推舟,将自己一撸到底,看似重新夺回了主动权。
可他柳荀,经营朝堂二十载,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棵大树,岂是削去官职就能轻易拔除的?
官位没了,人还在。只要他人还在,影响力便无处不在。
柳荀转身,向殿外走去。
吏部尚书张诚等人,担忧地看着他的背影。他们看到柳荀的步伐依旧沉稳,那颗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只要老师不倒,他们这些人的根,便还在。
而在大殿一侧。
二皇子苏霄的脸色,阴沉得几乎要滴出水来。
他精心算计,联姻柳家,为的就是这棵大树能为自己遮风挡雨。可如今,树冠被削了。
一个没了官职的柳荀,对他还有多大用处?
但很快,苏霄也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柳荀被罢官,看似是父皇的胜利,却也是父皇的妥协。父皇不敢杀他,就是因为忌惮他那盘根错节的势力。
柳荀不在朝堂,可柳党还在。只要自己能握住柳党,便等于握住了半个朝堂。
想到这里,苏霄的脸色,才稍稍缓和。
柳荀走出太极殿。
殿外的阳光有些刺眼。他眯了眯眼,抬头看了一眼天空。
今日的玄京,风很大。
但,吹不倒他。
苏御坐在龙椅上,看着柳荀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外。
他的脸色很不好看。
朕,还未宣布退朝。
这老东西,就这么走了。
苏御握紧了龙椅的扶手,指节发白。
这不是一个臣子的告退。这是一个警告,一次敲打。
柳荀在用行动告诉他,告诉满朝文武:我柳荀,即便没了官职,依旧是那个你们动不得的人。
苏御的胸口一阵烦闷。
他赢了吗?
他罢免了柳荀,拔掉了这颗扎在心头二十年的钉子。
可他又输了。
他只能罢免,却不敢杀。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被一个臣子,用整个朝堂的力量,逼得妥协了。
一股深深的疲惫,涌了上来。
“退朝。”
苏御挥了挥手,声音沙哑。
“退——朝——!”
王瑾尖细的声音响起。
百官如蒙大赦,再次叩首,然后起身,鱼贯而出。
吏部尚书张诚,户部尚书范锦宣,刑部侍郎……几位柳党的核心成员,走在最前面。
他们快步走出宫门,脸上看不出表情。
午门外的御街边,一辆没有任何徽记的黑色马车,静静地停在那里。
马车旁,没有仆役,只有一个穿着寻常衣衫的车夫,垂手而立。
张诚等人对视一眼。
他们没有丝毫犹豫,径直走了过去。
张诚掀开车帘,车厢内,柳荀正襟危坐,闭目养神。
张诚、范锦宣等人,依次上了车。
马车很宽敞,现在却显得拥挤。
车夫挥动马鞭,黑色的马车,缓缓驶离了皇城。
马车内,很安静。
车轮压过青石板路,发出轻微的颠簸。
吏部尚书张诚为柳荀斟了一杯茶,双手奉上。
“老师,”张诚的声音很低,“今日在殿上,何至于此?”
柳荀没有睁眼,接过了茶杯。
“南征大败,总要有人出来说话。”
户部尚-书范锦宣忍不住开口:“可罪责推给那几个死去的将军便是。老师您这般……几乎是将整个柳家都搭了进去,这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柳荀终于睁开了眼。
那双浑浊的老眼里,没有一丝波澜。
“今日在殿上,圣上的杀心,你们没看见?”
张诚等人心中一凛。
“若再据理力争,便是火上浇油。”柳荀轻轻呷了一口茶,“到时候,就不是罢官还乡这么简单了。”
刑部侍郎开口:“可老师您这一走,朝中大事……”
“我走?”柳荀笑了笑,将茶杯放回案几,“我只是不在那张椅子上坐着了而已。”
他看着车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
“圣上很快就会知道,”柳荀的声音很平淡,“没了我柳荀,这朝堂,会变成什么样子。”
张诚、范锦宣等人对视一眼。
他们都明白了。
张诚开口,声音沉稳:“老师放心还乡,朝中诸事,有我等在。”
范锦宣也点头:“南境糜烂,国库空虚,接下来要用钱粮的地方,还多着。”
刑部侍郎补充道:“江南送来的那些案子,也该审一审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