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重甲铁骑!
他们如同移动的钢铁丛林,率先闯入所有人的视野!
人马皆披重甲,冷锻钢片在阳光下反射出令人心寒的乌光,红色的盔缨如同燃烧的火焰,随着战马的奔腾而剧烈晃动。
骑士们手持一丈有余的长矛,矛尖斜指苍穹,形成一片死亡的金属荆棘林!
腰间的马刀、背后则背着用于齐射的新式火枪“崇祯式”。
他们以严整的楔形阵势推进,步伐完全一致,沉重的马蹄声汇成一股无坚不摧的钢铁洪流,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心跳的节拍上,那纯粹的、碾压式的力量感,足以让任何坚固的阵线为之颤抖!
他们是帝国的坚盾,也是最为锋利的破阵长矛!
然而,紧接着,另一股截然不同的骑兵洪流,以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狂野姿态,追随着重甲铁骑的步伐,奔腾而至!
蒙古轻骑!
他们刚刚臣服于大明的鹰旗之下,此刻正以最昂扬的姿态,向他们的新主展示着来自草原的原始力量与忠诚!
他们没有厚重的铠甲,大多只着轻便的皮袍或锁子甲,这使得他们的动作更加迅捷如风。
他们手中的武器是传统的复合弓和马刀,许多人背上还插着数杆投枪。
他们的队形看似松散,实则内蕴章法,如同奔腾的狼群,充满了野性的活力与难以预测的攻击性!
马蹄翻飞,带起滚滚烟尘,他们甚至在进行高速奔驰中表演着各种令人惊叹的骑术:镫里藏身、侧身疾射、在马上站立挥刀……引得观礼台上惊呼连连!
最引人注目的,是队伍前方那数十名手持“苏鲁锭”长矛的蒙古骑士!
那象征着战神与力量的黑色大纛在风中狂舞,伴随着他们发出的、极具穿透力的传统呼麦战吼,形成了一种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原始、苍凉,却又充满了令人血脉贲张的侵略性!
这两支风格迥异、却同样强大的骑兵队伍,此刻并非泾渭分明,而是以一种奇特的、前后呼应的协同方式前进。
明军铁骑如山岳般稳重推进,提供着无与伦比的冲击力和防御力;蒙古轻骑则如疾风般环绕其两翼及后方,展示着无与伦比的机动力和骚扰打击能力。
一重一轻,一正一奇,一稳一快!
这完美诠释了魏渊整合各方军事力量、构建全新大明军事体系的巨大成功!
他们共同组成的骑兵洪流,仿佛在向世界宣告:无论是以堂堂之阵正面碾压,还是以飘忽之势侧翼绝杀,大明都已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
铁蹄叩击大地,声如奔雷,势不可挡!承天门前,万民为之震撼,为之欢呼,清晰地感受到这支混合骑兵所带来的、足以席卷一切的毁灭性力量!
承天门城楼之上,永熙帝朱慈烺一身明黄色的常服,在日光下仿佛自身便能发光。
他强压着少年人固有的激动,努力维持着天子应有的威仪,一双清澈却已渐显沉稳的手,紧紧扶住冰凉的汉白玉城垛,身体微微前倾,贪婪而震撼地俯视着下方那支前所未见的钢铁雄师。
当每一支受阅方阵如山岳般推进至城楼正下方时,侍立在一旁的中军都督府武官便会运足中气,以穿透金戈交鸣的巨大嗓音,向着楼下高声传谕:
“陛下问:将士们——辛——苦——了——!”
这声询问,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
下一刻,下方无论是重甲铁骑、蒙古轻骑、新军火枪手,还是刚刚碾过地面的炮营壮士,所有将士仿佛一人般,猛地昂首挺胸,将手中兵器顿地或高举,用尽全身力气,从肺腑深处迸发出惊天动地的回应:
“臣—等—尽—忠—效—命—大—明—!”
怒吼声汇聚成一股实质般的声浪洪流,猛烈地撞击在承天门高大的城墙之上,竟发出嗡嗡的回响,盘旋升空,久久不散,仿佛连天上的流云都要被这冲天的忠勇之气所震散!
这壮怀激烈的场景,瞬间点燃了御道两侧所有百姓的情绪!
他们早已忘了皇家礼仪的拘束,纷纷踮起脚尖,伸长脖颈,拼命地想将自家儿郎的英姿看得更真切些。
更有热情激动的百姓,手中捧着自家带的炊饼、熟肉,甚至是一壶浊酒,情不自禁地就想越过警戒线,塞给那些看上去疲惫却骄傲的士兵。
“军爷!吃点东西吧!”
“好汉子!接着!”
维持秩序的锦衣卫和京营士兵们此刻也面露难色,只得更加警惕却又尽可能温和地将热情的民众拦回线外。
被拦下的百姓也不恼,反而更加兴奋地朝着队伍挥手、呐喊,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激动红光。
这一刻,君与民,军与民,某种深厚的情感被这浩大的盛典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受阅已毕,各队主官一声令下,全体将士齐刷刷转身,面向城楼方向,甲胄铿锵声中,行以最庄重的军礼——或抚胸躬身,或单膝跪地,向他们的皇帝,向他们所效忠的帝国,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封疆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封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