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不少百姓们看到这一段内容,却有些震惊:“咱大明还有这律例?”
“也不只是律例吧,皇帝还说过这样的话?”
一群人面面相觑起来。
——啊这,他们大明,竟然还有相关的律法规定那些藩王富人们不能私自兼并土地?大明的皇帝,还是开国皇帝,竟然还说过这样的话,下过这样的命令???
真的不是在开玩笑吗?
“……”有人深深地、深深地吸了长长一口气。
为什么?因为他怕他不这么舒缓一下自己的情绪,就能被气死,或者说,笑死。
至于说这个笑是纯粹的觉得这个笑话很可笑,还是觉得太过愤怒所以被气笑了,他也不知道。他只知道,他的胸口涌动着一股激荡的强烈的情绪。
这么做的人不少,目之所及之处,就有好些个人的胸膛在激烈地起伏。
“这有还不如没有……”情绪得到了舒缓之后,有人总算开口,虽然一开口就是讥讽冷笑,“这样的律例,这样的命令,如果没有,那还能算是说得过去,这竟然还有过……”
那不就完全是个笑话了吗?
皇帝们难道不会觉得自己是个笑话吗?
哦,或许人家确实不会这么觉得,他们说不定还觉得自己没有任何问题呢——自己也是想要控制即兼并的,都是下面的人执行坏了啊!
“他们说不定觉得藩王私自占有土地,而他们放过藩王,还是有深厚的手足之情,是仁德宽厚的体现呢!”有人嘲讽道。
这个猜测得到了一致认同,大家都觉得,皇帝们指不定就是这么想的。
毕竟,藩王,能够有个王爵的宗室,那多多少少都是有些地位的,这样的宗室如果没有其他特殊情况,那自然要宽容以待……这样,也能显示出皇帝重视宗室,有手足之情,还能有个好名声,被一些人夸赞……
再者,还能省去好多麻烦事儿——如果真的要处置这些藩王,那肯定会有一堆问题在那里等着,毕竟天底下私自占据田地的藩王可以说是十成十,十个里面就有十一个藩王都在私占田地,要是真的着手处置,那怕不是就没有藩王了。
当然,要说这么放过藩王怎么就仁德宽厚,怎么就有好名声了——那还用说?被侵占田地的普通百姓们,上面可从来都没有把他们当人看过,不过是牲畜罢了,哦,可能还不如牲畜。
总之,一群蝼蚁的日子难过了,活不下去了,又如何呢?
真的能影响到皇帝风评的,那起码也得是读书人才行。
就算皇帝没打算过图名声,那他估计也是因为觉得麻烦。
“所以,其实这个律例什么的咱知道不知道都无所谓,反正朝廷实际上也都是当这些不存在的……”另一个人摇头,“除了那些达官贵人们想要搞死彼此的时候,或许还会想起来这些东西。”
周围一下子都沉默了。
是的,就算是知道又有什么意义呢?反正朝廷也只当这些都不存在,那他们知道也没有什么所谓。至于说什么“因为这些东西被曝光出来了,所以朝廷为了面子或者其他因素所以不得不开始使用这些律例、处置那些私占土地的藩王和权贵富人们”……这就纯粹是臆想了。
朝廷确实看重脸面,但是实打实的利益当然更重要。
这种涉及到他们根本利益的律例,就算是被曝光出来又如何呢?
他们照样可以无比自然地装聋作哑当一个瞎子。
或者,他们甚至可以直接宣布现在废除掉这些律例,过往的一切都当做放屁……
“其实……”这个时候,有人声音低低地开口了,还挤眉弄眼,“你们不知道吗,咱大明这农民起义可从来都不少……不只是上面提到过的那些,其实可多了……”
这么多起义,难道朝廷里面有点脑子的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但是他们也从来没想过真的改变啊。
所以,就算是这曝光了出来,那也一定是没有任何改变的。
除非……朝廷真的要死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真的能把朝廷搞死了,那就算朝廷想要改变了,那又何必留着呢?直接彻底弄死反而更加干脆。
要不然,万一朝廷来个翻脸不认人,秋后算账可怎么办。
“但是现在想要搞死朝廷,那可太难了。”周围人领会了这个意思,纷纷摇头。
就算是想要搞死朝廷,那也得承认客观事实——那就是,现在的朝廷真的是几乎不可能搞死的。日后李自成张献忠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朝廷本身已经相当虚弱了。
而这样的虚弱,不是什么起义军通过一己之力造成的,而是朝廷多年以来自己把自己搞残的。
“谁说要现在搞死朝廷了?”那人直翻白眼,“我明明是想说大家一定不要抱什么希望啊,我也没想着现在就要搞什么大事儿啊!”
“……啊,哦……”之前那些人略微有些尴尬。
“不过这也是事实,所以咱们可别一时冲动跑去干什么事儿,有什么想法的时候都先多想想……”
【李岩加入李自成的队伍之后,就给李自成提出了不少非常重要的建议。】
【他先是劝告李自成,一定要讲究军纪,不能让军队肆意屠杀,要建立一支能够行仁义之道的军队,这样才能“收人心以图大事”。同时,建议李自成要“尊贤礼士,除暴恤民”。总而言之,就是树立军队的纪律,建立一支不对百姓烧杀抢掠的军队,最好还能让军队体恤一下百姓……这样一来,就能够让民心真正地为己所用。】
【是的,真正的为己所用,之前的民心虽然也愿意跟从起义军,讨厌明朝朝廷,但是还是不一样的。】
【李自成听从了李岩的建议,开始整顿军队,树立良好形象,从过往的“盗贼”——每攻陷一座城池,就要大肆掠夺一遍的那种军队,转变成了讲究纪律、严禁掳掠的仁义之师。】
【如此一来,李自成这支起义军的队伍产生了一个重大转变,也是一个对日后争夺天下至关重要的转变。】
【除此之外,李岩还提出了其他方面的建议。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宣传方面。】
【没错,那个在当时的民间广为流传、在后世也是多有人知的“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句民谣,以及内容类似的各种民谣,都是来源于李岩。】
喜欢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