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从那种贼寇变得正规了啊。”刘邦点头。
虽然说他倒没有像是很多皇帝那样对起义军持有完全的敌视态度,但是刘邦对于起义军究竟能不能算是一支正儿八经的争夺天下的队伍,也是有着自己的判断的。
他有这样的判断,正是因为他曾经经历过这些,见过许许多多在王朝末年的纷乱,各种各样的队伍,各种各样的人群,各种各样的领头人,各种各样的说法……
而这里面的绝大部分,虽然确实也都参与到了推翻前一个王朝的大浪潮中,参与到了天下的风云之中,但却并不能真正算一个正儿八经争夺天下的队伍。
没办法,因为这些队伍都是一些散兵游勇,四处流窜而没有什么计划;或者是一些浑浑噩噩的家伙,只知道到处打来打去,到处抢粮抢钱、吸纳流民;或者是有计划,但是这些计划和观点和争夺天下完全背道而驰……
以上这些队伍,他们的实力未必多么弱小,相反,他们很可能能在一定时间内屡战屡胜,把朝廷的军队或者其他势力的军队打得节节败退,但是他们最终却不可能走到能够问鼎天下的那一步。
正规还是不正规,是非常重要的啊。
而李自成的队伍,走到如今,才算是终于走上了这么一个“正规”的道路——而能够走上这条路,除了李自成本人的脑子清醒,李岩此人绝对功不可没。
“或者,最终真正走到京城的,就是李自成了,而不是张献忠。”刘邦得出了一个确切的结论。
不过,日后李自成进入京城之后,他就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了吗?
那当然不是。
进入京城,也不过是第一步罢了。
想要获得最后的胜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算不谈那同样在北面虎视眈眈、还好几次杀到京畿地区的外敌,只说中原天下,就不是因为打下京城就能够自动归附的。
就像是当年,他率先进入了关中,打进了咸阳,这件事情意义重大;但那个时候,却并不是他的最终胜利。
从进入关中,到最后统一天下,又过去了很久。
如果李自成在进了京城之后,不能继续保持清醒,明白自己也只不过是走了一步路而已,最多是走了一步比较关键的路,但远非最终胜利的话……那他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不过,如果李自成没能保持头脑清醒,没有把握住机会,最终葬送大好局面的话,最后获胜的又会是谁?
张献忠?
还是,北面的那群家伙?
【除此之外,李岩又说服了李自成,在作战的时候把主要矛头指向王侯贵族们,特别是明朝的宗室——一来,这些人更有政治方面的意义,二来,这些人手里面都非常非常非常有钱,足够大军的军饷所需以及赏钱了,可以更好地凝聚军心。】
【而且,这些人也很招当地百姓的仇恨,如果不伤害百姓而针对这些人,还能顺带收获一波民心。当然,要是有些多余的,正好可以赈济百姓,那就更好了。】
【李自成在接下来攻陷洛阳、处死福王朱常洵的做法,就是听从了李岩的这个建议,而效果确实很好,各方面的效果都很好。】
【最后,这件事情也可能和李岩有一定关系——在崇祯十五年开始,李自成逐渐改变了作战方式。每攻下一座城池后,他都开始派兵防守,而不是如以往那样直接离开,抛之脑后。如此做法,就是在建立自己的稳固的根据地,有了更长远的图谋和打算。】
【他们从以往的为了生计所迫,聚集到一起的百姓,或者明朝朝廷口中四处流动的流寇,变成了真正有计划推翻明朝朝廷的军事政治力量。】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转变。】
赵匡胤点头:“知道驻守城池了,那确实是完全不一样了。”
语调中,还带着几分叹息,对明朝朝廷的叹息。
李自成的队伍产生了这样的发展和转变,对于明朝朝廷来说,那真是坏得不能再坏的消息了。如果李自成还是原本的流寇风格,虽然并不是对明朝朝廷就毫无威胁,但是要赵匡胤来说,那种威胁还是不能和这种知道防守、建立驻地、划地盘有计划的威胁相比。
后者,也就是李自成所部如今的情况,那威胁简直是致命的。
说实话,如果运气好一点,明朝朝廷说不定还是能够撑过那种流寇流窜的动荡的……虽然很难,且需要运气非常好。
但是如果李自成所部转变成了这个样子,而且还距离京城这么近,那明朝朝廷基本上就是从撑不过去了——如果要运气,那运气得好成什么样!
要么,是李自成所部突然全都被鼠疫感染,一下子全都丧失战斗力,那明朝确实可以不战而胜。不过这个可能有一个问题:鼠疫都能强大到把李自成所部全都感染了,那京城的情况又会是什么样?
若果真如此,那还需要思考另一个可能:不战而胜的,到底会是明朝朝廷,还是李自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