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曹操之德行,从来不会做出对自己无利的决定;虽说玄德公素有仁义更劝说州牧率军南下取回前任扬州牧之遗体笼络扬州百姓之心,但显然孙策此刻接手扬州对于曹操来说更为合适;且百姓心中所向与孙策相反,再名玄德公于孙策左右手;其必定内耗而无力伸手南方任何一处!但是曹操最终却选择了玄德公为扬州牧。”
司马徽至此所言极为明显,那就是刘备得到的扬州很大的手笔便是司马懿与曹操所谋;至于最终为了什么尚不可知,但是司马徽与庞德公却是对此有些震撼;若当真如此这二人所布之局便极为恐怖了。
“德操先生莫不是以为司马懿与曹操有所勾结不成?如今曹操布局初现,我与士元、孔明皆看出其所谋;然此北方之局绝非司马懿所求,曹操欲斩境内祸根的同时而激起袁绍的不满;彻底激化袁、曹两家的矛盾,曹操清算之后难道当真无力对抗袁绍吗?不,自北征归来曹操便有了争霸整个北方的资本;袁绍欲灭便应当于其北征之前或是北征未归之时于渤海速击,如今不论如何曹操都已经有了足够抵御河北大军的实力了。”
“如此为何曹操还要将徐、荆、扬三州拉入这北方战局之中?若是其所为被天下诸侯所不容岂不是要受腹背之敌?”
“德操先生与尚长先生尚不知曹操所想为何,司马懿一小辈又岂能揣测这位北方雄主心中所想呢?”
司马徽眼见司马懿所露破绽而对其进一步提问,然而司马懿却是点到为止不再向司马徽透露更多;司马徽见状也只得作罢不再提问司马懿。
“司马徽虽无左右战局之才,亦无千里决胜之能;然此双目识人之还算尚可,你虽心深双目中却并无贪婪之意更无谋害君主之心;只是不知此心能长存几何罢了。”
“德操先生之言司马懿辩解无用,为人臣者当冒死以谏君主;司马懿所为所谋皆为报主公知遇之恩,此间之心不日便可明了于德操先生与尚长先生眼中;主公与尚长先生想必已至黄家主府中,德操先生请~”
“也罢,还望仲达能初心不改尽心为天下而劳心劳力;司马徽无才能便在此荆襄之内静候诸位便是,请~”
“如何?袁绍当真亲率大军奔赴白马三县了吗?此事看来比吾料想的要早上一些时日啊,想来必是其麾下沮授、田丰等人的建议。”
“主公,如今袁绍大军压境我白马三县之地;是否应该下命让夏侯二位将军率军北上抵御呢?虽说潼关有河北四庭之二的高览与张合,但我白马之围显然更危于开封之要害啊。”
“主公,杨修以为子泰先生所言似有其中道理;然我开封不可退!哪怕是袁绍此刻大军南下也必不可能长久对峙,其出兵名义不足若拖至久战则士气日渐低落反倒会被我大军一举破之;因此只需主公遣文则、公明两位稳重之将抵御袁绍大军即可,其若全力只围我白马一县集全众之军一路大破我军尚忧;如今其分兵而行却不足为虑也。”
“袁本初之举吾心甚明,袁本初不过是想让吾给他一个说法罢了;若当真大军起势欲伐我兖、豫二州便不会悄然入驻白马三县,命人快马至开封将吾军令传达!命夏侯惇无需守城将城门大开,夏侯渊千里奔袭直扑潼关游击而归;切记不可恋战观而归之便可,并将此消息散播至白马三县之地!越早传递至袁本初耳中越好,此刻吾与袁本初尚不至决战之时;他会明白吾所为。”
“是!田畴这便前往安排斥候加急送往开封传令二位夏侯将军。”
田畴走后曹操并未让杨修退下,而是携其一同转身望向屏风之上的地形图;上面标识的各种地方便是此前曹操所留下的异族士卒,而在这些士卒的旁边还有许多不一样的标记。
“德祖以为,此刻袁绍麾下还能有几人能完全识破吾之所想?是否会阻碍吾接下来的行动?”
“杨修以为,袁绍麾下谋士可为三等之才;其上才乃沮授、田丰为首,荀谌、许攸次之;中才乃审配、逄纪为首而辛毗、辛评次之,至于这下才便是这常随袁绍身旁的郭图居之。”
“喔?郭图此人虽喜大好功,为自身小利而不顾军伐大益;其远见尚可,为何于德祖之中便成了下才?许攸此人有才却急功而近利故难得袁本初所爱,为何才人又成了上才呢?”
“主公且看,昔日我等北征之时乃郭图献策;其所为不过是想自袁绍麾下掌权之人-沮授、田丰之中夺权罢了,劝说袁绍散权者又有何大谋略所言?袁绍外宽而内忌的同时多谋而不善断,故无以治下;治下不足者如何治军?然沮授、田丰甚至许攸尚能知此而劝袁绍集权为用,而郭图则权袁绍散权而制衡;故郭图所为乃下才。”
“那许攸又为何称之为上才呢?吾与其年少同窗,其为人好大喜功;虽满腹才华却高傲示人,若收半点起伏则会喧哗于众人矣;此等心胸言行恐不得上佳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