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太子

尘下散人

首页 >> 景泰太子 >> 景泰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汉乡 重生南美做国王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从嬴政开始:历代君王陆续降临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军阀,签到发展,列强竟是我自己 我夺舍了隋炀帝 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 一代奸相:从征服皇后开始 皇孙白手起家 
景泰太子 尘下散人 - 景泰太子全文阅读 - 景泰太子txt下载 - 景泰太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42章 权贵子弟入宫修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以朱见深来到乾清宫办事为契机,朱见济于次日下达了一道新的诏令,“在京文武官员子弟,年十五而上不曾入仕参军者,皆送入宫中内书堂修习。逾年考核,可者入乾清宫办事参政,并褒赏父祖,封赏先人,赐同进士出身,不可者送还其家。”

帮着朱见济拟定诏书的彭时听说朱见济的意见后,起初是不愿意的,当场就道:“陛下下此诏书,天下苦读诗书之学子怕是以为陛下为权贵高官开方便之门,再无公平可谈矣。”

是呀,人家辛辛苦苦十年寒窗苦读,一路童子试乡试会试殿试上来,最终才得到一个进士出身。如今权贵子弟只要在宫中内书堂混个文凭就能够自动获得进士出身,你要是寻常士子,心中定然也不会满意。

朱见济解释道:“权贵子弟若是一心向学,家中吃喝不愁,又是满屋藏书,不说必中进士,一个举人的身份还是不难的,日后亦可为国家做贡献。若是纨绔不训,为非作歹,那可就是一方之害。与其任由其为害民间,不若拘之皇宫,严加管教,去其锋芒,使其不敢祸害百姓。此外,朕这同进士出身可没有这么好得,每年权贵子弟能够获得进士出身者不会超过十人,凡是脱颖而出者必是饱读诗书之辈,爱卿自无虑也。”

朱见济点明了自己的目的,同时承诺会严格约束赐予进士出身的名额,不会滥赏。由此算是初步说服了彭时,让他帮自己拟定诏书。

只不过,朱见济的真实心意可没有这么简单。昔日为东宫太子之时,朱见济不曾与外臣交游,导致如今继位之后,身边可用之人唯有潜邸之臣,人数不多,势力自然不大。尽管师傅们门生满天下,但是朱见济用着并不顺手。将权贵子弟召入其中,方便培养自身班底。包括之前设置乾清宫行走,也是一样的道理,将天下年轻才俊召入宫中,在近处培养,加深感情,以备日后重用。

此外,将权贵子弟召入宫中,不仅仅是像朱见济说的那样约束其顽劣心性,同时也是将他们作为质子筹码,以此最大限度地调用他们父祖的力量。只不过这一点就不必直言了,估计那些臣子心知肚明。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yeguoyuedu 】

朱见济这道诏令一经发出,天下骚然,首先而起的舆论就如同彭时说的那样,许多士子认为朱见济这是为巩固自身权位而讨好权贵,由此牺牲他们的利益。哪怕是放出风声来,权贵子弟取得同进士出身没有这么简单,难度甚至超过科举考试,但是依旧没有平息士子们的愤怒。科举考试是为抡才大典,是大明朝最为重要的几项制度之一,如今被天子公然破坏,即便是朱见济本人也无法承受这股压力。

士林清议,在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着,因为这关乎这每一个读书人的切身利益,他们必须要发声。

朝中百官对此自然也是议论纷纷,不过依照官员品级,他们的态度大相径庭,非常有意思。

这里简单说一下明朝官场的情况。明太祖废宰相,权分六部,朱元章如同不知疲倦的耕牛一样工作,把所有权力揽在自己身上。他的子孙后代自然没有他这般辛勤。朱棣本人五征蒙古,没有这么多时间来处理政事,同时出征在外最是重视后勤保障相关,不宜任意更换后方主官。他的那套班底基本上没有改,狡兔死,走狗烹那一套朱棣没有干。

此后仁宣之时,三杨当政格局确立,这个格局一直延续到朱祁镇前期,等朱祁镇亲政也只是提拔几个宦官为抓手,并未更改外朝格局,文官循资排辈的迹象非常严重。等到朱祁玉统治时期,老臣请辞多次从来不曾同意过一次,更是阻碍了朝廷官员的更换。

和皇帝一个个短命不一样,明朝的文官寿命相当长久,胡濙历任六朝,如今已经八十多岁了,超长待机。其他如王直高谷等人,也都是七十多岁的人物了。王文稍微年轻一些,也有六十多岁。一圈看下来,于谦59岁竟然是最年轻的一个。

一方面是老臣不退,另一方面老臣精力确实在下降,必须要补充新鲜血液。所以从朱祁镇统治时期开始,同一时间内六部尚书往往有好几个,比如王直王文都是吏部尚书。

中下层官员本就上进无路,前路都被这些超长待机的老臣给拦住了。如今天子还专门玩这一套,最为不忿的其实并不是举子,而是中下层官员们,前有拦路大山,后有滔天洪水,前后受难,何时才能够熬出头来,成为朝中重臣。

高层官员作为最大的受益者,此刻一个个缄默不言,得了便宜还卖乖这不是自讨苦吃吗?只有还兼着吏部尚书这一官职的王直眼下正管着这事,认为此事民意未可,请求朱见济暂缓施行。

朱见济心意已决的事情,如何会轻易松口,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遂回道:“本朝选官本非一途,岂可偏废一路,需得三途并用才是。若是认为朕选用非人,大可报告有司,考较高低,分个高下出来。”

所谓三途并用,就是兴科举,重岁贡,得荐举。科举自不必多说,而岁贡在明朝指的是在国子监读书的监生,也称贡生。至于荐举就是地方官向朱见济举荐人才,比如哪里有隐士高人才华横溢的,可不经科举直接授予官职。前两年胡濙举荐道士仰弥高便是典型的荐举。

在朱见济的强力推动下,当然也有高级文武官员在背后推波助澜,这道诏令尽管惹来了不小的非议,但是依旧推行了下去。首先是京城文武官员赋闲在家的子弟都被选入宫中,年龄要求是15岁以上,35岁以下。以25岁为界,分为两个不同的群体,住在宫中不同位置。此后地方官员子弟也先后到来,给森严清冷的皇宫带来不少的生气。

为了教导这帮人,原本算是清闲的翰林官可是累得口干舌燥,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发生了不少。朱见济下朝后便四处看看,认识一下各自面孔,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在接触的过程中,朱见济知道了许多平日难得一闻的隐秘。

喜欢景泰太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景泰太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十日终焉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 重生:权势巅峰 四合院:我努力给全院戴帽子 重生60年代,开局就上山下乡 院士重生:回到1975当知青 癫,都癫,癫点好啊 官路之谁与争锋 权臣闲妻 重生官场:从京都下基层权利巅峰 重回1982小渔村 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 嫡嫁千金 赴春潮 末世调教,绝美女神变奴隶 开局欺诈师,扮演神明的我成真了 官场宏图 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 系统赋我长生,活着终会无敌 
经典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军阀,签到发展,列强竟是我自己 红楼:绝世悍将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1627崛起南海 三国:觉醒项羽武力,迎娶蔡文姬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大明:狱中推算国数,老朱崩溃了 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 带着基地回大唐 大唐超时空:晋阳公主被我宠坏了 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 明末最强走私犯 气炸李世民,长孙皇后怀我孩子了 抗日之超级战魂 大红楼之林家公子如仙似魔 流氓太子 开局穿越寡妇村 穿越首辅:寒门难支,科举成状元 
最近更新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 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 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 小强逆袭记 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 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 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 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 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 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 十国风华 红楼之庶子风流 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 大谋谋天下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景泰太子 尘下散人 - 景泰太子txt下载 - 景泰太子最新章节 - 景泰太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