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健身房太吵闹,这次换了小众的工作室。这里器械齐全,空间开阔,杠铃压在肩胛骨上的沉重感,下蹲时肌肉的拉伸与核心的紧绷,都如此真实。就在我完成一组训练,气息微喘地将杠铃归位时,一个平静得近乎冷淡的声音从侧后方响起:
“动作不错,但离心阶段可以再慢零点五秒,对肌肉的刺激会更深刻。”
我循声转头,看见了一个女人。
她的年龄快三十了,面容清秀,但眉宇间锁着一层淡淡的疏离,像清晨湖面上挥之不去的薄雾。最引人注意的是她的眼神,专注,冷静。
我伸出手,“苏小姐,好巧” 之前在青莛公司见过一面的苏更生。
苏更生保持着一个礼貌的距离,用毛巾擦了手,与我的手轻碰即离,“苏总,没打扰您吧”
“谢谢指点。”我擦了下汗,眼中流露出恰如其分的请教之意,“我确实感觉有时下到底部,股四头肌的灼烧感不够持续。是控制力分散了吗?”
她向前走了半步,用手在自己大腿前侧比划了一下轨迹:“意识要停留在肌肉的全程收缩上,不仅仅是完成动作。你可以想象着,对抗的重量不是来自杠铃,而是地心引力本身在缓慢地把你往下拉。”
她的解释精准,专业,没有一句废话,却也听不出什么温度。我们就这样就深蹲的细节交流了几句,她的话语像她的人一样,逻辑清晰,但沉闷得如同在阅读一份严谨的技术手册。
“光说不练假把式,”我感受到她专业外壳下的认真,也察觉到了那层难以融化的坚冰,决定换种方式。我指向一旁的卧推凳,半开玩笑地说:“苏教练,能不能实战指导一下我的窄距卧推?我总觉得轨迹不太对,怕练偏了走火入魔。”
她似乎愣了一下,对我这略带调侃的称呼和语气有些意外,那双清冷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极淡的波动。她看了看卧推凳,又看了看我,最终几不可查地点了一下头:“可以。”
训练在一种近乎严肃的氛围中进行。她的指导无可挑剔,保护时机的拿捏妙到毫巅,但除了必要的技术指令,再无他言。组间休息时,空气安静得只剩下彼此的呼吸声和远处器械的轻微响动。这种沉闷,并非冷漠,更像是一种长久习惯了的、与人保持距离的模式,或者说,是内心某种沉重负担的外显。
我看着她在休息时微微蹙起的眉头,那里面似乎藏着许多未与人言的故事。我深吸一口气,决定冒个险。
“苏小姐,听说过健身房的一个悖论吗?”我一边调整着手腕的助力带,一边用随意的口吻问道。
她抬眼看我,带着一丝询问。
“很多人来健身房,是为了发泄情绪,”我顿了顿,看着她,“但往往练完之后,情绪更稳定了,可力气……也没了。”
她先是怔住,随即,那总是紧抿的唇角难以抑制地向上牵动了一下,一个极浅、却真实存在的笑容如同投入古潭的石子,漾开了细微的涟漪。“嗯…有点道理。”她的声音里,似乎也多了一丝几不可辨的松动。
趁热打铁,在下一组训练的间隙,我又尝试了一个。“为什么健身房的镜子总是照得人特别清晰?”
她配合地微微歪头,表示疑惑。
“因为它们见证了我们每一次力竭时的‘狰狞’,和自拍时的‘虚伪’。”我一本正经地说。
这次,她直接低下头,发出了一声极轻的“噗嗤”声,肩膀微微耸动,虽然很快克制住,但再抬起头时,眼里的冰霜明显消融了不少,甚至带上了一点无奈又好笑的意味。“你这些……都是哪里来的?”
“生活已经够严肃了,”我笑着拧开水瓶盖,“再不自己找点乐子,肌肉还没练成,心态先僵硬了。”
接下来的训练,气氛明显活络了许多。她虽然话依然不多,但会在我完成一组标准动作后,简短地说一句“很好”,或者在我某个细节处理得当时,给予一个肯定的眼神。那层坚硬的职业外壳,似乎被这几个笨拙的笑话,撬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
训练结束,两人都已大汗淋漓。在浴室冲完澡,换回便装,站在健身房门口,傍晚的风带着凉意,格外舒爽。
“附近有家新开的日料,食材比较新鲜。”苏更生看了看时间,出乎她自己意料地主动发出了邀请。这或许是她表达对刚才愉快交流的一种方式。
我有些意外,但很快欣然接受:“正好,训练后补充优质蛋白再合适不过。”
餐厅环境清幽,是典型的日式简约风格,包厢私密性很好。落座后,我先将菜单递给苏更生,她点了寿司套餐。我浏览下菜单,点了刺身拼盘、烤鳕鱼和一份蔬菜沙拉,外加一杯乌龙茶。
点完餐,苏更生看似随意地问:“看你训练很专业,是长期坚持?”
“健身也算我的爱好之一” 我笑着回答道。
食物很快被穿着和服的服务员安静地送上,我习惯性地调整了一下坐姿,开始用餐。我握筷的姿势标准,夹取食物时稳定而精准。吃刺身时,我会用筷子优雅地夹起,蘸上少许酱油,从容地送入口中,咀嚼时双唇自然闭合,没有丝毫声响。吃烤鱼时,我用筷子轻轻将鱼肉剥离,动作细致,鱼骨被整齐地堆放在盘边。就连喝乌龙茶时,也是小口品尝,放下茶杯时轻缓无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到玫瑰的故事中,我杀疯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到玫瑰的故事中,我杀疯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