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时,沈砚踏着青石小径走向后园。晚风拂过,几片早凋的棠梨花瓣打着旋儿,沾在他墨青色的官袍下摆。还未转过那丛开得正盛的芍药,便已瞧见水榭边单薄的身影。
林岚独自坐在冰凉的石墩上,面前石桌摊满了零碎物件:几片拓印着扭曲鸟形符号的粗糙麻纸,一枚边缘被摩挲得发亮的铜钱,甚至还有一小块从“归藏”杀手身上搜出的、染着深褐污迹的布角。她左手托腮,右手食指无意识地在石桌上反复勾画着那个曾让她魂牵梦绕的符号,指尖用力,几乎要在坚硬石面上刻出凹痕。夕阳熔金的光涂抹在她侧脸上,却驱不散眉眼间沉甸甸的迷茫。
脚步声停在身后,林岚毫无察觉,兀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直到一声轻咳传来,她才猛地一颤,指尖划过桌面,带起一点微不可察的刺痛。
“又在琢磨这些?”沈砚的声音温醇,像暮春傍晚的风。他撩起袍角,自然地在她对面石墩坐下,目光扫过桌上那些零碎。“案子已结,归藏伏诛,长安城都松了口气。怎地你倒像是钻进了更深的牛角尖里?”
林岚飞快地将那些拓纸拢成一叠,胡乱压在铜钱下,动作带着点欲盖弥彰的仓促。她扯了扯嘴角,想挤出一个轻松的笑,却只牵动了紧绷的唇角。“没什么,就是……觉得有点空落落的。”她低头,指尖无意识地抠着石桌边缘一道细微的裂痕,“以前,这些东西,”她下巴朝那叠纸扬了扬,“像根绳子,一头拴着我,一头……可能连着回去的路。现在绳子断了,我连该往哪儿使劲都不知道了。” 她声音渐低,最后几乎成了自语,“像个傻子一样,追着一个误会跑了这么久。”
沈砚静静听着,深邃的目光落在她微微低垂的眼睫上,那里掩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他修长的手指拈起桌面上那片染血的布角,布片边缘粗糙,深褐色的污渍早已干涸发硬,散发出若有似无的铁锈与尘土混合的气息。
“归藏余孽的口供,你也亲耳听过。”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这符号,不过是他们内部联络、标识身份的暗记,与神鬼异术并无瓜葛。前朝秘档里,亦有类似记载,不过是一群见不得光的魑魅魍魉,妄图借玄虚掩其鬼祟罢了。” 他顿了顿,将布角放回原处,指尖轻轻点了点桌面,“至于你的‘来处’……岚儿,执着于寻找一个确凿的答案,有时反不如看清脚下已有的路。”
林岚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那双总是洞悉幽微的眸子里,此刻没有探究,没有审视,只有一片沉静的、令人心安的理解。他叫她“岚儿”,不是客套的“林姑娘”,也不是疏离的“林仵作”。这个称呼像一粒小小的火星,猝不及防地烫了她一下。
“可……脚下是什么路呢?”她喃喃,像在问他,更像在问自己,“留在这里?做一个……永远格格不入的异乡人?” 她环顾四周,雕梁画栋,曲水流觞,这精美绝伦的唐风庭院,在她眼中却总隔着一层无形的障壁。那些繁复的礼节,那些根深蒂固的观念,还有那些无法言说的、属于另一个时空的孤独感,沉甸甸地压在心上。
沈砚没有立刻回答。他微微侧身,目光投向水榭外那片被夕阳染成暖橘色的天空,长安城的方向隐隐传来喧嚣的市声,像遥远而温暖的潮汐。
“今日是上元。”他忽然开口,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轻快,仿佛要驱散她心头的阴霾,“长安城一年之中,最是火树银花、鱼龙曼衍之时。再深的迷障,再重的心事,或许也能被这满城的灯火,暂时照透几分。” 他转回头,唇边噙着一抹温煦的笑意,向她伸出手,掌心向上,姿态自然而笃定,“林仵作,可愿随本官微服私访,体察一番这盛世灯海?权当……散散心,也看看这你口中‘格格不入’的人间烟火,究竟值不值得你踟蹰彷徨。”
他的手掌宽厚,指节分明,带着常年握笔习剑留下的薄茧。夕阳的金辉落在他掌心,仿佛托着一小团温暖的光。那伸出的手,不仅仅是一个邀约,更像是一座桥,试图连接她此刻彷徨的孤岛与眼前触手可及的人间热闹。
林岚的目光在他脸上和他掌心之间逡巡了片刻。那张清俊温润的面容上,是难得的、带着点期冀的柔和。心头那团乱麻般的郁结,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邀约轻轻拨动了一下。鬼使神差地,她将自己的手,轻轻放进了他的掌心。指尖微凉,刚一接触他温热的皮肤,便似被烫到般蜷缩了一下,随即又被他稳稳地、有力地握住。
“好。”她听见自己的声音说,带着一点连她自己都未察觉的释然,“去看看……也好。”
当林岚换上一身鹅黄襦裙、外罩海棠红半臂,被沈砚引着走出府邸侧门时,整个人仿佛被投入了一个光与声的沸腾漩涡。
长安城的上元夜,彻底挣脱了白昼的桎梏,活了过来,以一种近乎癫狂的绚烂姿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唐案奇录:法医娇娘与铁面县令请大家收藏:(m.20xs.org)唐案奇录:法医娇娘与铁面县令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