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之畔,鼎湖渡。
初夏的晨光泼洒在宽阔的河面上,碎金跃动。几艘留守府安排的轻便快船静静泊在岸边,船身随着平缓的水波轻轻摇晃。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水汽、草木的清新,以及一丝河底淤泥特有的土腥气。
岸边临时搭起的凉棚下,沈砚和林岚正对着摊开的舆图和几张新绘的草图。林岚的左臂依旧吊着绷带,额角纱布下的脸色仍显苍白,但那双眼睛却锐利如初,闪烁着专注的光芒。沈砚换上了一身便于行动的靛蓝劲装,腰间佩刀,脸色沉静,眉宇间带着一丝长途奔波后的风霜。
“沈大人,林供奉,都准备妥当了。” 赵文启快步走来,身后跟着几名精干的水性好手,个个穿着紧身水袍,背着绳索、铁钎等工具。“船只、向导、还有您要的几样东西,都备齐了。” 他指了指旁边几个水桶和包裹——里面是几坛烈酒、几大罐陈醋、几包生石灰,还有几捆特制的、极细的蚕丝线。
“有劳赵参军。” 沈砚颔首,目光投向波光粼粼的河面,“周老丈他们呢?”
“都在船上候着呢!” 赵文启指向其中一艘船,“鼎湖渡的老船工周老丈,还有他两个水性最好的儿子。另外几位也是沿岸最有经验的老渔把头,对鼎湖渡和金梁湾的水下地形了如指掌。”
沈砚和林岚登上主船。船不大,但吃水浅,转向灵活。周老丈须发皆白,精神矍铄,带着两个精壮黝黑的儿子,恭敬地向沈砚和林岚行礼。其他几位老渔把头也围拢过来,脸上带着敬畏和一丝好奇。
“诸位老丈,” 沈砚开门见山,声音沉稳有力,“今日劳烦各位,是为寻一件沉于泗水河底的古物。此物关系重大,关乎洛阳乃至天下安危。据古籍记载,此物沉没之地,当在鼎湖渡与金梁湾之间的水域,尤其可能与深潭、漩涡、水下石梁结构相关。诸位世代居于水畔,可曾听闻此段水域有何特异之处?比如,水流异常、深不可测的漩涡、奇特的水下石构、或者…夜间可见异光之处?”
几位老渔把头互相看了看,脸上都露出思索之色。周老丈捋了捋胡须,率先开口,声音带着浓重的泗水口音:“回大人话,鼎湖渡那大漩涡,邪性得很!水面看着平平静静,船到中心,跟有鬼手往下拽似的!水下黑黢黢的,深不见底!老辈人都说,那是当年始皇帝捞鼎,惊动了镇水的龙王爷,龙王爷一怒之下吞了宝鼎,那漩涡就是龙王爷的嘴!那地方…渔人不敢近,撒网下去,网都拉不上来,跟被什么咬住似的!”
“对对!” 另一个姓李的老把头接口道,“还有金梁湾!晚上那水底冒光,蓝幽幽、绿森森的,跟鬼火似的!早年间有胆大的后生夜里撑船过去想捞宝贝,结果船翻了,人再没上来!后来就传,那是水妖点的灯,勾魂的!不过…白天看,那水下确实有道大石梁,硬得很!冰凉!摸着硌手!”
“石梁?” 林岚立刻追问,“李老丈,您可还记得那石梁具体在什么位置?有多大?上面可有特别之处?比如…刻着什么?”
李老丈努力回忆着:“位置…就在金梁湾回水最急的那片水下!石梁…像条大龙脊背,歪歪扭扭的,得有好几丈长!上面…好像…是有些道道!摸着不平整,像刻着些啥,但水浑看不清…哦!对了!石梁靠鼎湖那边,好像有个…有个挺大的窟窿眼!水流到那儿就打着旋儿往里吸!看着怪吓人的!”
窟窿眼?漩涡吸力?林岚和沈砚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亮光!这与张衡“水沉”封存需利用“水压、低温、缺氧环境”的推测高度吻合!那个窟窿眼,很可能就是通往“水沉”容器的入口!
“还有一处!” 周老丈的儿子,一个叫周大壮的汉子瓮声瓮气地补充,“就在鼎湖大漩涡西边不远,靠近河心的地方!水底下有块特别平的大石头!像个平台!上面啥水草都不长!怪得很!我们叫它‘晒尸台’!老辈人说那地方不吉利,沾着死人气!”
平台?不长水草?林岚脑中飞速运转:平整的石面,缺乏有机质附着…这符合人工开凿或特殊矿物形成的特征!也可能是某种封存装置的基座!
“好!多谢诸位!” 沈砚抱拳,“目标区域已大致锁定:鼎湖大漩涡周边、金梁湾水下石梁及其‘窟窿眼’、以及漩涡西侧的‘晒尸台’!请诸位老丈掌舵,我们先去鼎湖大漩涡附近探查!”
“是!” 周老丈等人领命,立刻扬帆操橹。几艘小船如同离弦之箭,破开平静的水面,朝着鼎湖渡方向驶去。
船行约半个时辰,前方水域明显变得不同。水流开始湍急,水面形成大大小小的漩涡,最大的一个位于河心偏北,直径足有十数丈!漩涡中心如同一个巨大的漏斗,深不见底,水流高速旋转着向下塌陷,发出低沉的、如同巨兽吞咽般的轰鸣声!正是传说中的鼎湖大漩涡!
“就是这儿了!大人小心!离漩涡远些!吸力太大!” 周老丈紧张地提醒,控着船只在漩涡外围谨慎地游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唐案奇录:法医娇娘与铁面县令请大家收藏:(m.20xs.org)唐案奇录:法医娇娘与铁面县令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