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如同泼洒开的浓墨,将“启航科技”所在的写字楼紧紧包裹。
大多数楼层早已灯火阑珊,唯有林薇所在的项目核心区域,依旧亮如白昼,像是一座在寂静海洋中孤军奋战的灯塔。
空气里弥漫着速溶咖啡廉价的香精气味、打印机墨粉的微涩,以及一种属于电子元件高速运转后特有的、若有若无的焦糊味。
敲击键盘的噼啪声、鼠标点击的轻响、还有白板笔划过光滑表面的摩擦声,交织成一首名为“求生”的紧迫交响乐。
林薇坐在环形办公桌的中央,面前并排立着三块巨大的显示器。
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如瀑布般滚动,复杂的三维结构图缓缓旋转,旁边是铺满了数据流和逻辑关系图的界面。
她的脸色在冷白光屏的映照下显得有些苍白,眼下的淡青色阴影昭示着又一个不眠夜的持续,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如同淬炼过的寒星,没有丝毫倦怠,只有全然的专注和一种近乎燃烧的冷静。
“晚姐,不行,核心算法的并行处理效率还是上不去,比我们被窃取的初版还低了百分之十五。”一个顶着鸡窝头、眼镜片厚如瓶底的年轻程序员,哭丧着脸将最新的测试报告递到林薇面前,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和挫败,“对方抢先发布,市场窗口期太短了,我们就算做出来,性能跟不上,也是死路一条。”
周围几个同样疲惫不堪的团队成员,闻言都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焦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绝望。
时间过去了一个月,他们几乎住在了公司,殚精竭虑,但技术重构的难度远超想象,就像是在一片废墟上,不仅要重建家园,还要造出比原来更坚固、更先进的堡垒。
林薇没有立刻回答,她接过报告,目光飞速扫过那些冰冷的数据。
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了几下,调出另一组对比图表。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只有空调系统运作的低沉嗡鸣,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突然,她站起身,走到旁边那块写满了各种公式和架构草图的白板前,毫不犹豫地拿起板擦,将右下角一片关于原有算法优化的区域擦得干干净净。
“这里,思路错了。”她的声音清晰而平静,没有丝毫波动,仿佛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我们一直在试图修补那个基于传统冯·诺依曼架构优化的老算法,自然绕不开效率瓶颈。”
团队成员们面面相觑。
不用老算法,用什么?
这可是业界验证了多年的成熟方案。
林薇没有看他们疑惑的表情,拿起蓝色的白板笔,手腕稳定地落下。
线条流畅而精准,一个个全新的模块名称、数据流方向、处理节点在她笔下迅速诞生。
“放弃局部优化,做架构层面的革新。”她一边画,一边解释,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还记得我们在大学里接触过,但被认为‘不实用’的类脑神经形态计算模型吗?还有,结合我在……嗯,之前研究过的一些分布式异步处理思想。”
她巧妙地停顿了一下,将“星际世界接触到的超维数据编织技术”咽了回去,转化成这个世界的团队成员能够理解的概念。
“我们把数据流看作神经脉冲,处理单元模仿神经元,打破传统的顺序执行……”她的笔尖在白板上跳跃,勾勒出一个看似复杂却又隐含内在美感的全新架构,“这里,引入动态优先级仲裁;这里,采用非阻塞通信模式;还有这里,借鉴一点……生物免疫系统的自适应识别机制。”
她的话语,如同在黑暗的迷宫中,突然点亮了一连串的火把,照亮了前所未见的路径。
这些想法天马行空,大胆得近乎疯狂,有些概念甚至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的名词。
但奇怪的是,从林薇口中说出来,配合着她那绝对冷静的神情和极具说服力的逻辑推演,竟让人不由自主地去相信,这条看似荒谬的路,或许真的能通向罗马。
那个鸡窝头程序员推了推眼镜,死死盯着白板,嘴里喃喃自语:“神经形态……异步处理……免疫系统自适应……这、这能行吗?计算资源消耗会不会爆炸?异构兼容性怎么解决?”
“问题提得很好。”林薇看向他,眼神里甚至带上了一丝极淡的赞赏,“计算资源问题,通过这里设计的稀疏激活策略来解决,大部分单元在非活跃期处于低功耗状态。异构兼容,我们需要自己写一个轻量级的抽象层,这部分代码我来负责核心框架。”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看到有些人眼中还是充满了茫然和不确定,她加重了语气,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能穿透灵魂的力量:
“我知道,这条路很难,很冒险。但别忘了,我们签了对赌协议,没有退路。对方偷走了我们的过去,那我们就亲手创造一个他们无法想象的未来。跟着我,按我说的做,我们唯一的结果,就是赢。”没有慷慨激昂的呐喊,只有平静的叙述,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重重砸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卷王和她的冤种追妻神请大家收藏:(m.20xs.org)卷王和她的冤种追妻神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