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余温尚未散尽,帝都的秋风已带上了几分凛冽。
清北园内,在法律和学籍上已然是“林晚”的林薇,抱着几本厚重的金融学原着,步履从容地穿过梧桐叶开始泛黄的小路。
大学三年,她并未如某些人预期的那样,在顶尖学府的光环中迷失,或是沉醉于校园内各式各样的社团与交际。
对她而言,这里更像是一个资源更为集中、平台更为广阔的学习场与跳板。
她延续着“卷王”的本色,绩点稳居专业第一,各类竞赛奖项拿到手软,图书馆闭馆音乐是她最熟悉的晚安曲。
除此之外,她利用前世(或者说诸多“前世”)积累的超越时代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不仅吃透了课本知识,更通过线上项目和精准的模拟盘操作,悄无声息地将个人资产滚动到了一个足以让同龄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然而,她深知,象牙塔外的真实世界,是另一套运行规则。
所以,当大三实习季来临,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挑战性最高的凌氏集团投资部。
凭借无可挑剔的简历和笔试成绩,她如愿拿到了Offer,成为了这名利场中最炙手可热的金融帝国里,一名微不足道的实习生。
报道第一天,林薇穿着用自己赚的钱购置的、剪裁得体但不算奢侈的职业套装,走进了凌氏集团总部那栋高耸入云、反射着冰冷金属光泽的摩天大楼。
前台小姐的笑容标准而疏离,人事部门的流程高效而机械。
投资部位于大楼的顶层,视野极佳,仿佛能将整个帝都的繁华踩在脚下。
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外是流动的车河与云层,窗内则是地毯吸音后近乎压抑的安静,只有键盘敲击声、电话振动声和压低的交谈声交织,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因、打印纸和一种名为“压力”的无形气体。
“寒门学神”的光环在这里如同投入大海的石子,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泛起。
同事们衣着光鲜,言谈间是耳熟能详的名校名字和隐晦的家世背景,他们对她这个空降的“省状元”表面客气,点头微笑,但眼神深处是难以掩饰的审视与轻慢——一个毫无根基,仅会读书的学生仔罢了。
她被分配给了投资部有名的“女魔头”,项目经理王琳。
王琳约莫三十五、六岁,妆容精致,一丝不苟,看人的眼神像在评估一件商品的残次率。
“林晚是吧?”王琳从一堆文件中抬起头,目光锐利地扫过林薇全身,语气平淡无波,“这里是凌氏,不是学校。不管你过去有多优秀,在这里,一切从零开始。你的工位在那边,今天先把部门近三年的项目归档资料电子化录入系统,核对一遍数据,下班前给我。”
没有欢迎,没有介绍,只有冰冷的工作指令。
所谓的“电子化录入”,其实就是将堆积如山的纸质报告扫描、识别、校对,枯燥繁琐,毫无技术含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薇彻底体会到了什么叫“边缘化”。
端茶递水、复印打印、整理会议纪要、核对无穷无尽的数字表格……这些构成了她实习生活的主旋律。
核心项目的会议她只能做记录员,讨论环节没有发言权,哪怕她基于扎实的数据分析和在AI、权谋世界中锻炼出的洞察力,隐约看出某个项目模型的潜在风险,在一次部门例会中谨慎地提出一点补充建议时,话还没说完,就被王琳不耐烦地打断。
“小林,想法很活跃,但这是商业实战,不是学校里的案例分析。”王琳嘴角扯出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语气带着显而易见的嘲讽,“你这种学生思维要改一改,太理想化了,不切实际。先把手头的基础工作做好吧。”
周围有几个同事发出几声几不可闻的低笑,目光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午休时,茶水间成了流言的集散地。
林薇去冲咖啡,刚走到门口,便听到里面隐约的议论。
“……就是那个今年的实习生,听说还是什么省状元呢。”
“啧,读书好有什么用?没背景没人脉,在咱们这地方寸步难行。”
“估计是凌总看在母校份上给个机会吧,不然哪轮得到她?关系户呗……”
“看着挺清高的,谁知道呢……”声音在她推门进去的瞬间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尴尬的微笑和瞬间转换的话题。
林薇面色平静地接好咖啡,仿佛什么也没听见,只有握着杯柄微微发白的手指,泄露了她心底那一丝难以完全压抑的憋闷。
但她很快调整过来,这点风言风语,比起几个世界的经历,实在算不了什么。
她没有抱怨,更没有气馁。
相反,她利用一切碎片时间,像一块高效的海绵,疯狂吸收着周围的一切。
她将那些分配给她的、看似无用的归档报告和会议纪要,当作了解凌氏投资逻辑、行业动向和部门人际关系的绝佳教材。
凭借强大信息处理能力和观察力,她默默地在心中勾勒出投资部的人际脉络图——谁是王琳的心腹,谁与谁暗中有龃龉,哪位副总与凌总走得近,哪位总监是实干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卷王和她的冤种追妻神请大家收藏:(m.20xs.org)卷王和她的冤种追妻神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