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音乐沙龙的余波,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悄然在高三年级乃至部分老师间扩散开来。墨青,这个平日里在校园中并不算风云人物的名字,一时间与“音乐天才”、“绝对音感”、“被知名音乐家争相认可”等标签联系在了一起,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
课间时分,偶尔会有别班好奇的同学在教室门口张望,指指点点的目光中夹杂着羡慕与探究。同班同学看待墨青的眼神也多了几分不同以往的意味,以前或许只觉得他是个安静帅气的同学,现在却仿佛重新认识了他一般,带着些许敬畏和距离感。甚至有几个平时对音乐感兴趣、自诩有些文艺细胞的女同学,鼓起勇气来找墨青搭话,询问关于音乐的问题,眼神中闪烁着崇拜的小星星。
“墨青,你真的没学过音乐吗?那音准是怎么练的呀?”
“墨青同学,你哼的那段旋律好好听,有完整的曲子吗?叫什么名字?”
“墨青,欧阳老师说你有绝对音感,那是不是听一遍就能弹出任何曲子?”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关注和问题,墨青始终保持着淡然的态度。他既不刻意炫耀,也不故作高深,只是用早已准备好的、半真半假的借口从容应对。
“真的没系统学过,可能就是天生对声音比较敏感吧。”
“那段旋律我也是偶然听到的,不记得出处了,觉得好听就记下了。”
“绝对音感没大家想的那么神,只是分辨音高准一点而已,离听一遍就能弹奏还差得远呢。”
他巧妙地将自己的超凡能力归因于“天赋”和“偶然”,语气平和,态度诚恳,让人挑不出毛病,却又无法完全相信他只是个普通的“天赋好”的学生。这种低调中透着神秘的感觉,反而更坐实了他“深藏不露”的形象。
林涛作为少数知道墨青部分“邪门”之处(比如老鳖潭钓怪石)的人,对音乐沙龙事件接受度反而最高。在他简单的逻辑里,墨青连那种“邪门”的事情都能搞定,拥有个“绝对音感”简直再正常不过了。他看向墨青的眼神,敬畏之中又多了几分“我早就知道老大不一般”的与有荣焉。
陈浩那边则彻底没了动静。音乐天才的名头虽然不像武力那样具有直接的威慑力,但这种骤然提升的声望和来自老师(尤其是像欧阳静这样有背景的老师)的看重,无形中给墨青镀上了一层保护色。陈浩这种欺软怕硬的纨绔,更加不敢轻易再来招惹一个背景变得有些“复杂”的墨青了。
对于这些校园里的风言风语和态度变化,墨青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觉得有些无聊。他依旧按时上课、认真完成作业(虽然以他如今的精神力,学习效率极高),将主要精力放在自身的修炼和对新能力的探索上。校园生活对他而言,更像是一种必要的伪装和体验红尘的场所,他的心,早已飞向了更广阔的天地——那些等待他去垂钓的江河湖海,以及可能联通着的万千世界。
然而,有一个人对墨青的“音乐天赋”却始终念念不忘,热情不减,那就是欧阳静老师。
沙龙结束后,欧阳静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王首席和李教授对墨青的高度评价,更是让她坚信自己发现了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一座潜力无限的音乐金矿。她无法容忍这样的天赋被埋没在数理化的题海之中。
于是,在这一周里,欧阳静多次找机会与墨青“偶遇”或直接到班级找他谈话。
周一午休,墨青正准备去图书馆查点资料,就被等在楼梯口的欧阳静“截住”了。
“墨青,周末沙龙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欧阳静笑容满面,眼中充满期待。
“挺好的,欧阳老师,听到了很多精彩的演奏,长了不少见识。”墨青礼貌回应。
“那就好!王首席和李教授对你可是赞不绝口啊!他们都认为你只要经过系统训练,未来不可限量!”欧阳静热切地说,“我帮你初步规划了一下,我们可以先从基础的乐理和视唱练耳开始,以你的绝对音感,这部分会进展神速。然后你可以选一门主修乐器,钢琴或者小提琴都是不错的选择,打基础很重要。学校音乐厅的琴房我可以帮你申请,随时可以使用……”
欧阳老师滔滔不绝地描绘着美好的音乐蓝图,墨青只能耐心听着,偶尔点头,心中却在想着下午放学后去哪条河段试试手气。
周三下午自习课,欧阳静又来到教室,将墨青叫到走廊。
“墨青,这是我整理的一些入门乐理资料和经典音乐赏析曲目清单,你拿回去有空看看,先培养一下乐感。”欧阳静递过来一叠打印纸和一个U盘,“还有,市里下个月有个青少年音乐大赛,我觉得你可以尝试报名参加,哪怕只是积累经验也好。以你的天赋,即使准备时间短,也一定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墨青接过资料,道了谢,心中苦笑,看来欧阳老师是铁了心要把他往音乐道路上推了。他对参加比赛毫无兴趣,那只会带来更多不必要的关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钓鱼就变强:我的鱼竿通万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钓鱼就变强:我的鱼竿通万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